[发明专利]一种处理线上转向辊的控制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312207.7 | 申请日: | 2015-06-0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734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16 |
发明(设计)人: | 姚伟东;陈威;杨天贵;肖银平;尹幼华;邓云露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37/00 | 分类号: | B21B37/00;B21B41/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王和平;陈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处理 线上 转向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带钢处理线控制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处理线上转向辊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高强钢品种的开发,处理线在生产轧制厚规格高强钢时,由于转向辊调节控制与转向辊机械系统不匹配,致使处理线上转向辊间带钢张力出现振荡现象,造成带钢产品质量差,严重时会导致停机废钢,严重影响处理线生产的正常进行,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背景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处理线上转向辊的控制方法,具有确保加减速时转向辊的精确控制、解决转向辊间的张力波动现象、保证带钢处理线正常生产、提高带钢产品质量的特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处理线上转向辊的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控制芯片接收处理线上运行带钢的屈服强度和厚度参数;步骤二、根据前述参数控制芯片设定转向辊力矩调节参数:
Qn=Qn-1+A*GAIN*(T0/Tn)*(DEVn+DEVn-1+DEVn-2)/3,其中,Qn:为采样时刻n的转向辊力矩控制器的输出,Qn-1:为采样时刻n-1的转向辊力矩控制器的输出,T0:为程序扫描时间,Tn:积分时间,GAIN:比例系数,A:调节系数,DEVn:为采样时刻n的转向辊力矩差Nm,所述力矩差Nm=给定力矩-实际力矩,DEVn-1:为采样时刻n-1的转向辊力矩差Nm,所述力矩差Nm=给定力矩-实际力矩,DEVn-2:为采样时刻n-2的转向辊力矩差Nm,所述力矩差Nm=给定力矩-实际力矩;步骤三、当处理线上带钢恒速运行时,通过将调节系数A设定为最小值;当带钢处于加减速时,调大所有转向辊对应的调节系数A;当处于加减速的带钢加速度超过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时,将所有转向辊的调节系数A设为最大值。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当带钢处于加减速时,越靠近中段活套的调节系数A取值越小,而越接近前段开卷机或后段卷取机的调节系数A取值越大,分别与开卷机的前段和卷取机的后段对应的调节系数A取值最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调节系数A的取值范围为0.7-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转向辊共有五个,分别为依次排列的1#转向辊、2#转向辊、3#转向辊、4#转向辊和5#转向辊,其中,1#转向辊靠近开卷机,5#转向辊靠近卷取机,3#转向辊靠近中段的活套,2#转向辊位于1#转向辊和3#转向辊之间,4#转向辊位于3#转向辊和5#转向辊之间;当处理线上带钢恒速运行时,五个转向辊的调节系数A设定为最小值为0.7;当带钢处于加减速且未超过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时,5#转向辊对应的调节系数A为0.8,分别与1#转向辊和5#转向辊对应的调节系数A取值为1,2#转向辊和4#转向辊对应的转向辊调节系数A取值为0.9;带钢加速度超过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时,将调节系数A设为1。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三中,越靠近中段活套的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取值越大,而越接近前段开卷机或后段卷取机的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取值越小,分别与前段开卷机或后段卷取机对应的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取值最小,与中段活套对应的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取值最大。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加速度变化死区范围为0.02m/s2-0.08m/s2。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步骤二中,Qn和Qn-1的输出范围是0-1,T0程序扫描时间为1-15ms,Tn积分时间为5-15s,GAIN比例系数为9*10-6-18*10-6。
本发明处理线上转向辊的控制方法,具有以下有益效果:转向辊传动装置根据控制芯片传来的力矩调节参数调整转向辊的力矩输出,从而控制处理线上转向辊间带钢张力大小,运用该技术生产厚规格高强钢时,确保了加减速和稳态时转向辊的精确控制,解决了处理线上转向辊间的张力振荡等问题,避免了由于张力振荡对机械设备的损坏,保证了处理线的稳定生产,减少了异常停机时间,合理解决了转向辊控制的快速性与稳定性的关系,保证了转向辊的正常运行,避免了由于张力振荡对产品质量影响的问题。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122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滤油网用强韧不锈钢丝及其制造工艺
- 下一篇:换热器除垢机器人投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