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后轴颈内圆面镀铬修复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309981.2 | 申请日: | 2015-06-0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87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28 |
发明(设计)人: | 朱湘宁;左都仁;冯晓珍;杨刚;李颖慧;江培勇;文钰;张晓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D5/02 | 分类号: | C25D5/02;C25D17/08 |
代理公司: | 北京尚德技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8 | 代理人: | 段泽贤,严勇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轴颈 内圆面 镀铬 修复 方法 夹具 | ||
1.一种后轴颈内圆面镀铬修复方法,所述后轴颈(1)呈下部小、上部逐渐变大的喇叭口状结构,所述后轴颈(1)的中部具有一个需要镀铬修复的内圆面(11),所述内圆面(11)具有第一直径;紧邻所述内圆面(11)具有一个位于所述内圆面(11)上方的上部内圆面(12)以及位于所述内圆面(11)下方的下部内圆面(13);所述上部内圆面(12)具有大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二直径,所述下部内圆面(13)具有小于所述第一直径的第三直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复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对所述后轴颈(1)加热消除应力;
2)提供一个夹具(2),所述夹具(2)包括一个与所述上部内圆面(12)尺寸相匹配的塑料制成的上屏板(22)以及一个与所述下部内圆面(13)尺寸相匹配的塑料制成的下屏板(23);所述上屏板(22)具有一个供阳极杆(25)穿过的中心通孔(221),围绕所述中心通孔(221)设置有多个供电镀液流过的上部电镀液孔(222);所述下屏板(23)具有一个供阳极杆(25)顶住其底部的中心盲孔(231),围绕所述中心盲孔(231)设置有多个供电镀液流过的下部电镀液孔(232);将所述下屏板(23)卡在所述下部内圆面(13)上,将所述上屏板(22)卡在所述上部内圆面(12)上;
3)对所述后轴颈(1)进行化学除油并清洗;
4)将所述后轴颈(1)连同所述夹具(2)放入镀铬槽内;先进行阳极腐蚀,阳极腐蚀电流为3A~3.75A,阳极腐蚀时间为15s~30s;然后开冲电,冲电电流为6A~18A,冲电时间为1min-3min;然后再逐步将电流降至工作电流3A~9A开始镀铬,镀铬温度为50℃~60℃,镀铬时间:4-6小时;
5)除氢:镀后10小时内除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加热消除应力的加热温度为190±10℃,加热时间≥3h。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除油温度为70℃~90℃,除油时间为5min~30min。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除油后分别用流动温水和流动冷水将所述后轴颈(1)清洗干净;其中流动温水的温度为40℃~70℃,流动温水的清洗时间为1min~3min;流动冷水的温度为室温,流动冷水的清洗时间为1min~3min。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流动冷水清洗后所述后轴颈(1)表面的水膜在30s内应保持连续不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除氢温度为190℃±10℃,除氢时间≥3h。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998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热盘的氧化处理方法
- 下一篇:钢材质表面擦洗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