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9495.0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550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9 |
| 发明(设计)人: | 李威;陈刚;鲁华祥;龚国良;陈旭;边昳;金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G01R31/12 | 分类号: | G01R31/12 |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11021 | 代理人: | 任岩 |
| 地址: | 10008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数据 分组 量化 局部 放电 识别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局部放电光测法领域,特别是涉及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变压器等高压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实际运行中局部放电会导致电力变压器内部产生绝缘劣化,长此以往会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并带来安全隐患。对局部放电的检测和识别是目前监测变压器运行状况的重要手段之一。局部放电会伴随产生电,光现象,因此常用的局部放电检测方法主要以此为依据,分为电测法和光测法。
电测法通过检测阻抗或电流传感器,检测局部放电时产生的瞬时电脉冲,通过计算得到视在放电量来衡量局部放电。这种方法受现场电磁干扰严重,无法有效地应用于在线检测,且检测灵敏度低,检测误差大。
光测法主要通过检测局部放电产生的光辐射作为判断依据。实验表明,局部放电产生的光波长分布在200-800nm之间,其中放电前期,波长较短,以280-400nm紫外光为主。通过光纤将局部放电释出光传入光电转换器件,通过处理转换得到的电信号数据来分析局部放电。由于接收光信号的材料为非电材料,因而可以有效地避免电磁干扰,另外光电转换器件的高灵敏度也使光测法具有灵敏度高的优点。传统的光测法数据处理多依赖于人工设定阈值,认为幅值超过一定阈值的脉冲为放电脉冲,或认为在一个周期内脉冲数超过一定阈值则发生局部放电,或采集相位信息,通过建立相关物理量(脉冲幅值,脉冲数等)的相位图谱来完成局部放电的识别。在实验室环境下,相位信息容易获取,且避光条件理想,可以保证多次采集的数据有很好的噪声一致性。而在实际检测与运行中由于设备的复杂性,相位信息极难获取,并且外界光环境、设备的避光条件等变化比较大,人工难以设定合适的阈值。
因此,有必要找到一种能够用于随时检测局部放电,无需人工设定阈值,无需采集相位信息的数据处理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该方法通过对一次采集得到的放电数据进行分组统计和FFT变换,通过计算FFT变换后不同频率下的能量比完成局部放电的识别,克服了传统方法对相位信息和人工阈值的依赖,能够在不同的光噪背景下随时监测是否发生局部放电。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采集局部放电数据;
步骤2:对采集到的局部放电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脉冲-时间序列;
步骤3:对获得的脉冲-时间序列进行分组量化,统计每个量化区间的脉冲数据;
步骤4:对分组脉冲数据进行FFT变换,并计算得到幅值-频率值;
步骤5:根据幅值-频率值,计算不同频率下的能量;
步骤6:根据能量占比判断是否发生局部放电,完成局部放电的识别。
本发明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能够从一次采集得到的光测法局部放电数据中分析得到放电结果;
2、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无需依赖相位信息和人工阈值,能够随时测量和识别设备局部放电情况。
3、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能够在不同的光噪背景下处理完成局部放电的识别。
附图说明
为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内容,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案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其中: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对采集得到的数据进行分组量化的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3kv电压下分组量化后统计得到的16个脉冲个数累加值结果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中4.7kv电压下分组量化后统计得到的16个脉冲个数累加值结果图。
图5为本发明中对图3所示的统计结果做16点FFT变换后,绘制的幅值-频率图。
图6为本发明中对图4所示的统计结果做16点FFT变换后,绘制的幅值-频率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据分组量化的局部放电识别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01):采集局部放电数据,该数据为光电转换器件输出的离散电压-时间数据,幅值非负。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半导体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949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