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8928.0 | 申请日: | 2015-06-0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9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 发明(设计)人: | 饶德林;沈鸿雁;柳转阳;寇丹;周明旺;肖兵;闫海峰;徐波;贾永伟;狄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04D29/70 | 分类号: | F04D29/70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127 | 代理人: | 朱坤鹏 |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离心泵 放空 排污 装置 | ||
1.一种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包括储液缸(12),储液缸(12)的上部设置有混合物入口和气体出口,储液缸(12)的下部设置有第一液体出口和第二液体出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缸(12)的轴线沿竖直方向设置,储液缸(12)内密封设置有能沿着储液缸(12)的轴向上下移动的活塞(21);活塞(21)将储液缸(12)的内腔分为位于活塞(21)上方的压缩腔(121)和位于活塞(21)下方的回弹腔(122),所述混合物入口和所述气体出口均位于储液缸(12)的侧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缸(12)外设有压缩管道(16),压缩管道(16)的一端与压缩腔(121)连通,压缩管道(16)上设置有压缩阀(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缸(12)外还设有连通管道(110),连通管道(110)的一端与压缩管道(16)连通,连通管道(110)与压缩管道(16)的连通处位于压缩阀(10)与储液缸(12)之间,连通管道(110)上设置有连通阀(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物入口与压缩管道(16)通过放空管道(200)连通,放空管道(200)与压缩管道(16)的连通处位于连通管道(110)与储液缸(12)之间,放空管道(200)上设置有放空阀(20)。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储液缸(12)外还设有排污管道(130),排污管道(130)的一端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连通,排污管道(130)的另一端与连通管道(110)连通,排污管道(130)与连通管道(110)的连通处位于连通管道(110)的另一端和连通阀(11)之间,排污管道(130)上设置有排污阀(13)。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活塞(21)的下方设有弹性元件和隔板(25),隔板(25)固定于储液缸(12)的内壁,隔板(25)位于所述第一液体出口和所述第二液体出口的上方,所述弹性元件的上端与活塞(21)连接,所述弹性元件的下端与隔板(25)连接,隔板(25)上含有多个沿竖直方向设置的压油通孔(1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还包括与储液缸(12)构成连通器结构的浮子阀腔(24),浮子阀腔(24)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浮子阀座(3),浮子阀座(3)将浮子阀腔(24)内分为位于浮子阀座(3)上方的上腔(241)和位于浮子阀座(3)下方的下腔(242),浮子阀座(3)上设置有气体通孔(301),下腔(242)内设有能够密封气体通孔(301)的浮子阀芯(2);下腔(242)的上部设有上连通口,所述上连通口通过排气管道(700)与所述气体出口连通,排气管道(700)上设有排气口控制阀(7),下腔(242)的底部设有下连通口,所述下连通口通过腔底管道(400)与储液缸(12)的所述第二液体出口连通,腔底管道(400)上设有腔室底阀(4);上腔(241)设置有排气口(1)。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离心泵放空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浮子阀芯(2)的上部设置有能匹配密封气体通孔(301)的密封部(201),浮子阀芯(22)的下部设置有空心的漂浮部(202),密封部(201)和漂浮部(202)之间设置有浮子阀杆(203),下腔(242)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导向座(506),导向座(506)上设置有滑动套设在浮子阀杆(203)外的导向管(5),且导向管(5)能阻止密封部(201)和漂浮部(202)通过;导向座(506)上还设置有滤气孔(6)。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8928.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