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蒜薹采收机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302581.9 | 申请日: | 2015-06-0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19974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1 |
| 发明(设计)人: | 田辉;袁志华;张华;王亮;王帅将;孟海涛;姚世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D45/00 | 分类号: | A01D45/00 |
| 代理公司: | 郑州中原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41109 | 代理人: | 乔玉萍 |
| 地址: | 450002***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蒜薹 采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农业机械,具体为一种自动化蒜薹采收机。
背景技术
我国作为世界蒜薹第一生产大国,而蒜薹采收是农业生产中最耗时、最费力的一个环节。采收作业季节性强、劳动强度大。因此保证蒜薹及时采收、提高收获效率是蒜农增收的重要途径。由于蒜薹采收作业的复杂性,我国蒜薹采收自动化程度仍很低。目前,收获作业主要依靠人工完成,费工、费时、费力。现有的蒜薹采收辅助用具例如切割刀、槽面收拢器、弹簧卡扣等,这些蒜薹收获方法和工具都必须依靠人工操作,仍然存在劳动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目前蒜薹的采收大部分还是人工完成,费工、费时、费力,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蒜薹采收机。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
蒜薹采收机,包括机架,机架下端安装有行车部分,机架上安装有电机,电机通过皮带轮连接到减速器,减速器分两路输出,一路连接行车部分,驱动行车部分的后车轮进而带动机架运动;一路传向液压泵;机架前端设置有传感器,传感器与单片机连接,机架上还设置有定位打孔装置、拔取装置和孔位置调节装置。
所述的定位打孔装置包括液压缸,液压缸活塞与小横杆中部连接,小横杆的两端铰接有连杆,连杆另一端连接有楔块,楔块位于机架前端的左右轨道中,楔块与卡手接触,卡手上连接有弹簧。
所述的拔取装置包括位于机架上的步进电机,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与蜗杆连接,蜗杆与蜗轮啮合,蜗轮与底座固定连接,底座与连接板铰接处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驱动花键轴带动连接板运动,连接板通过连板与机械手连接,机械手上安装有直线电机和机械手爪。
所述的孔位置调节装置包括位于机架后端的手轮,手轮与丝杠连接,丝杠与大横杆螺纹连接,大横杆通过连杆与扇形齿轮连接,扇形齿轮与齿条啮合,齿条分别与左轨道和右轨道固定连接。
所述的机架上设置有收集箱,收集箱位于拔取装置的后端。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整部机器的采收设计是模仿人工抽蒜薹而设计的,打孔定位装置在假茎离地7~10厘米处轻轻地夹一下,同时拔取装置慢慢夹紧茎的头部,缓缓向上抽提,即可将蒜薹顺利抽出。本发明大量采用传统的机械机构,在低成本的前提下,尽量减少人的劳动强度来实现对蒜薹的采收,并且尽量使机器零件标准化与简单化,使得制造成本低廉,采收机是个独立的机器,无需配备其他动力机械,可实现一体化,机器结构紧凑,可适应不同的垄距和行距,并且容易操作。再次是整部机器容易制作,成本低,可实现机器的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定位打孔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是拔取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没有安装拔取装置的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其中,1是定位打孔装置;2是拔取装置;3是驱动装置;4是收集箱;5是右连杆;6是右轨道;7是右楔块;8是弹簧;9是左楔块;10是左轨道;11是打孔针;12是齿条;13是左连杆;14是左卡手;15是右卡手;16是小横杆;17是液压缸;18是机械手爪;19是直线电机;20是蜗轮;21是蜗杆;22是伺服电机;23是连接板;24是花键轴;25是手轮;26是丝杆;27是大横杆;28是连杆;29是步进电机;30是扇形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农业大学,未经河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30258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无人机香榧果采摘器
- 下一篇:一种促进尼泊尔黄花木种子萌发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