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的称重结构及重力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9635.4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35096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19 |
发明(设计)人: | 史和平;赵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B1/02 | 分类号: | B61B1/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华工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1104 | 代理人: | 缪利明 |
地址: | 200331 上海市普陀***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轨道交通 站台 安全 踏板 称重 结构 重力 检测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的称重结构及重力检测方法,其结合了两种称重方法,一个是直接以重量为单位的称重法,该方法直接、准确,在滑动踏板上存在的重物情况下,感应敏锐度高,检测精度高,能够检测到较小的重物;另一个称重方法是以检测驱动电流为手段的间接称重法,该方法所受的外部环境影响小,检测结果稳定。这两种方法,正常工作时,采取拟合判断的原则,以直接称重法为主,电流检测法为辅,相互判断,确保踏板上没有设定的最低重量存在,安全的执行缩回指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方式的称重方法准确、高效、可靠、不受外部环境影响。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交通安全保障技术,尤其涉及轨道交通安全踏板的称重检测技术。
背景技术
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为了保证列车的安全行驶,站台与列车车体之间往往会留有一定的间隙,由此给乘客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乘客上下车过程中容易被间隙绊倒、或者因踏空而把脚卡到间隙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现有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伸缩的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用于在列车到站时,填补轨道交通站台与列车车门之间的间隙,防止乘客在上下车时被间隙绊倒、或者因踏空而脚卡到间隙里。
该安全踏板安装在站台的边缘,如图7所示。该安全踏板有伸出和缩回两种状态,分别如图8和图9所示,在列车进站,车门打开时,安全踏板处于伸出状态,确保站台与车门之间无缝连接;在列车启动前,安全踏板缩回站台,在列车运行过程中,安全踏板处于缩回状态,确保站台与车体之间保持一定的间隙,保障列车的安全行驶。
对于该可伸缩安全踏板而言,如何准确检测踏板上当前是否存在人或者重物,确保在踏板上不存在人或重物的情况下,安全的执行缩回指令,是保障乘客安全的关键。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的称重结构及其重力检测方法,使得在提高称重结构称重精度的同时,扩大称重结构的量程范围,保障称重结构的使用寿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的称重结构,其中,安全踏板包含固定底座和滑动踏板,滑动踏板通过滑轨传动机构伸出或缩回固定底座,滑轨传动机构与固定底座之间活动连接,可上下微动,各活动连接部分可上下微动的区域分别对应一称重传感器,各称重传感器的输出端接入一称重变送器,由称重变送器对各称重传感器的信号进行叠加,称重变送器的输出端连接站台安全踏板的驱动控制器。
作为进一步改进,该滑轨传动机构由至少两组滑轨和滑块组成,其中滑轨与滑动踏板相固定,滑块固定在固定底座上;
滑轨传动机构与固定底座之间活动连接的方式为:滑块一端固定在固定底座的纵向梁上,另一端与该纵向梁活动连接,在有限范围内可上下微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称重传感器为高精度称重传感器。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站台安全踏板的重力检测方法,用于如上所述的轨道交通安全踏板的称重结构,该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A驱动控制器在滑动踏板伸出到位时,采集称重变送器的称重数据G1;
B驱动控制器在收到缩回滑动踏板的指令后,采集称重变送器的称重数据G2;
C取两次称重数据的差值,如果差值超出标定值,则判定当前滑动踏板上存在重物,停止缩回滑动踏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步骤A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预先采集初始状态下,滑动踏板伸出到位且无重力负载时,称重变送器输出的称重数据,作为参考基准。
步骤A之后,还包含以下步骤:
根据该参考基准,对所采集到的称重数据G1进行判断,判断是否满足对称重结构进行离线调整的条件;如果不满足,则执行步骤B。
作为进一步改进,步骤A之前,还包含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未经上海嘉成轨道交通安全保障系统股份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963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