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产后缺血、恶露的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7976.8 | 申请日: | 2015-05-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314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7-31 |
发明(设计)人: | 程雪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33 | 分类号: | G01N21/33;G01N21/31;A61K36/734;A61P7/06;A61P7/04;A61P15/00;A61K3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和信华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90 | 代理人: | 胡剑辉 |
地址: | 438300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量 盐酸羟胺溶液 对照品溶液 中药组合物 标准曲线 含量测定 含量检测 硫酸亚铁 联吡啶 缺血 氢氧化钠溶液 供试品溶液 硫酸溶液 乙醇溶液 对照品 可控性 吸光度 原有的 本品 滴入 混匀 加水 量瓶 读出 精密 溶解 绘制 改进 | ||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用于产后缺血、恶露的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中含有如下含量测定方法:取硫酸亚铁对照品0.4g,精密称定,加硫酸溶液溶解,精密量取2ml,得对照品溶液;精密量取对照品溶液,分别置25ml量瓶中,加水至10ml,再加1%盐酸羟胺溶液1ml及0.2%2,2‑联吡啶1ml,混匀,绘制标准曲线;精密量取本品,滴入0.5~5%氢氧化钠溶液至PH为3.0~5.5,加1%盐酸羟胺溶液1ml及0.2%2,2‑联吡啶乙醇溶液1ml,测定吸光度,从标准曲线上读出供试品溶液中硫酸亚铁的重量。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改进原有的含量测定方法的缺陷,提高产品质量的准确性和可控性。
一、技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含量检测方法,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产后缺血、恶露的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
二、背景技术:
缺铁性贫血是指的各种原因缺铁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引起的贫血,是指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从而引起的贫血,缺铁性贫血是最常见的贫血。本病是贫血中常见类型,普遍存在于世界各地。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有30亿人不同程度贫血,每年因患贫血引致各类疾病而死亡的人数上千万。中国患贫血的人口概率高于西方国家,在患贫血的人群中,女性明显高于男性,老人和儿童高于中青年。
由于产程中相对失血较多,产后较易造成产妇贫血。贫血不仅影响产妇身体恢复速度,且对新生儿营养提供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早期防治对预防产后贫血具有重要作用。产后贫血常见临床症状以全身乏力、食欲不振、抵抗力下降为主,并可发生严重并发症,临床轻度产后贫血(90g/L)一般可通过饮食纠正即可改善。但是中度产后贫血(60-90g/L)除饮食调节外需加服药物进行治疗。常见的口服补铁药物多具有一定的胃肠道副作用,如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患者不得耐受的情况下被迫停药。更是造成产妇生理、心理上的折磨和痛苦。
市场上的补铁剂以西药为主,它只是单纯进行铁的补充,同时其毒副作用常常令患者困惑;一些中药补铁剂常常因为是保健品没有准确的疗效而让患者不知所措。补血普遍存在铁吸收率低的问题,见效太慢;有些产品以简单的化学铁为主要成分,剂量难以掌握,过量的铁质沉积在脑组织、骨骼里,损害健康;许多补血产品会刺激胃肠,补了血伤了胃;口感不好,铁腥味重,人们不愿吃。治疗贫血的根本在于健脾益气,恢复脾胃的运化功能,促进铁的吸收利用。有形之血,生于无形之气。养血口服液就是补血益气,健脾和胃,以裕生气之源;配以大枣补血,则阳生阴长,贫血的症状得到迅速改善。沙棘有明显抗氧化和降低高脂血症。对于贫血的治疗,目前国内外多采用铁剂疗法。但长期大剂量地服用铁剂所带来的副作用,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泻等,不易为患者所接受。
中药的处方成分比较多,前处理难度比较大,干扰多。本发明检测方法先进,消除了干扰,精密度及重现性好,能够全面的对该药品进行质量控制,保证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均一性。关于含铁的组合物,现有技术的含量测定方法中,测定的出有效物质的含量偏低,不准确,难以科学准确的控制产品的质量。
三、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产后缺血、恶露的中药组合物的含量检测方法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药物中药组合物制剂的含量测定方法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未经湖北凤凰白云山药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97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