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77821.4 | 申请日: | 2015-05-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5956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17 |
发明(设计)人: | 廖敏;周德江;朱震南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B60R19/18 | 分类号: | B60R19/18 |
代理公司: | 北京方圆嘉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385 | 代理人: | 董芙蓉 |
地址: | 610039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碰撞 吸能盒 | ||
1.一种汽车碰撞吸能盒,包括法兰(1)、外壳(2),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内设吸能装置(3),所述吸能装置(3)包括推动轴(31)、圆筒(32)、吸能元件I(33)、挤压块(34)、推动板(35)、吸能元件II(36),所述外壳(2)一端与所述法兰(1)焊接连接,所述外壳(2)另一端和推动轴(31)的端面(311)焊接连接,所述吸能装置(3)通过所述圆筒(32)与所述法兰(1)焊接连接;所述挤压块(34)安装在所述推动轴(31)的轴段II(314)上,所述推动板(35)固定连接在所述推动轴(31)的轴段II(314)的末端端面上,所述推动轴(31)、挤压块(34)和推动板(35)安装在所述圆筒(32)内, 所述吸能元件I(33)充填在所述挤压块(34)和轴段I(313)的端面之间的空腔内,所述吸能元件II(36)充填在所述推动板(35)和所述法兰(1)的圆形凸缘(13)之间的空腔内;所述法兰(1)、外壳(2)、推动轴(31)、圆筒(32)、挤压块(34)和推动板(35)的材料均为铝合金,所述吸能元件I(33)和吸能元件II(36)由泡沫铝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法兰(1)整体外形呈长方形,所述法兰(1)上设有螺栓孔(11)、方形凸缘(12)、圆形凸缘(13)及圆孔(1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碰撞吸能盒一端通过所述法兰(1)的螺栓孔(11)用螺栓连接固定在汽车纵梁上,所述汽车碰撞吸能盒另一端通过推动轴(31)的端面(311)用焊接固定在汽车前防撞梁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2)包括两块“L”形板(21),由焊接连接成整体,所述外壳(2)上设有均匀分布的凸溃缩槽(22)、凹溃缩槽(23),所述外壳(2)相邻两侧面上的凸凹溃缩槽位置对应一致,每个侧面上的凹凸溃缩槽个数≥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轴(31)的端面(311)呈方形,空腔(312)、轴段I(313)和轴段II(314)呈圆柱形且同轴,所述轴段I(313)的长度≥5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块(34)由三段组成,两端是直径不相等的圆柱形,中间一段是圆锥形,在小直径圆柱面上设有凸起和凹槽,凸起和凹槽的宽度≥5mm,在所述挤压块(34)中心设一圆柱通孔。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板(35)呈圆柱形,其直径与所述挤压块(34)小圆柱面直径相等,在圆柱面上设有与所述挤压块(34)的小直径圆柱面上相同的凸起和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汽车碰撞吸能盒,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筒(32)由三段组成,两端是直径不相等的圆柱形,中间一段是圆锥形,所述圆筒(32)小直径圆柱形端内部设有导向凹槽和导向凸起,分别与所述挤压块(34)的凸起和凹槽以及推动板(35)的凸起和凹槽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华大学,未经西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782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