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及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74612.4 | 申请日: | 2015-05-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9608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29 |
| 发明(设计)人: | 雷雨龙;张元侠;付尧;刘斌;曾华兵;刘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F16H61/02 | 分类号: | F16H6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清亦华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201 | 代理人: | 张大威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驾驶 风格 识别 自动变速器 换挡 控制 方法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动变速器的换挡控制方法,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换挡和起步控制是自动变速器控制功能的关键。其中换挡控制是自动变速器的核心问题,它将直接影响车辆的动力性、燃油经济性、通过性及对环境的适应能力。换挡规律是档位随着控制参数变化的规律,也就是换挡时刻档位与控制参数之间的关系。换挡规律的研究方法一般是从车辆的运行状况参数(车速、牵引力、发动机油门开度、转速、扭矩、制动力等)中找到影响其档位变化的主要因素,建立包含各个主要因素的数学模型,优化后确定最佳换挡点。
自动变速器换挡规律的发展经历了单参数、双参数、动态三参数的换挡规律三个阶段。传统的双、三参数换挡规律建立在被控对象的精确数学模型上。然而,当车辆的工作环境复杂,驾驶员的驾驶风格发生变化时,其操纵控制非常复杂,此时建立起精确的数学控制模型是及其困难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该方法能够基于路况及车辆行驶信息,并根据驾驶风格自动调整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使得换挡时机更加合理,换挡次数减少,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工作效率,改善了换挡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的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采集当前车辆运行工况下的行驶参数;
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运行工况下的行驶参数得到多个动力性评价参数,其中,所述多个动力行评价参数分别用于评价不同的驾驶风格;
根据所述多个动力性评价参数得到综合动力性评价参数;
判断当前的综合动力性评价参数和上一采样点得到的综合动力性评价参数的变化是否超过预设值;
如果是,则根据所述当前的综合动力性评价参数计算新的换挡点,并将当前的换挡点变更为所述新的换挡点。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基于路况及车辆行驶信息,并根据驾驶风格自动调整自动变速器进行换挡,使得换挡时机更加合理,换挡次数减少,提高了车辆的燃油经济性和工作效率,改善了换挡品质。
另外,根据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一种具有驾驶风格识别的自动变速器换挡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进一步地,所述行使参数包括发动机转速Ne,变速箱输出轴转速NO,发动机输出扭矩Te,变速箱的油温TAT,刹车信号,行驶车速Vveh,车辆加速度A,变速箱输出扭矩TO,节气门开度α,节气门变化梯度
进一步地,所述多个动力性评价参数包括第一动力性评价参数SP1至第四动力性评价参数SP4,其中,
所述第一动力性评价参数SP1=f(α1,A+),所述SP1表示从车辆的正加速度和驾驶员的意图关系角度对驾驶风格的动力性进行评价;
所述第二动力性评价参数SP2=f(No,α2),所述SP2表示从输出轴转速跟节气门开度的关系角度对驾驶风格的动力性进行评价;
所述第三动力性评价参数SP3=f(No,A),所述SP3表示从车辆加速度跟车速的关系角度对评价驾驶风格的动力性进行评价;
所述第四动力性评价参数SP4=f(TO,NO),所述SP4表示从车辆负载跟车速的关系角度对评价车辆的动力性进行评价。
进一步地,所述综合动力性评价参数SP通过如下公式得到,所述公式为:
SP=Max[SP1,SP2,SP3,SP4]。
进一步地,所述预设值为0.1。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所述当前车辆运行工况下的行驶参数得到多个动力性评价参数,其中,所述多个动力行评价参数分别用于评价不同的驾驶风格之前,还包括:对所述行驶参数进行滤波处理。
进一步地,通过如下公式对所述行驶参数进行低通滤波处理,其中,所述公式为:
Yn=kXn+(1-k)Yn-1,
其中,所述Xn为本次采样值,Yn-1为上次滤波输出值,k为滤波系数,Yn-1为本次滤波输出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46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迹可变振动筛
- 下一篇:一种变速器选挡位置控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