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水酶法破乳提取茶油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73137.9 | 申请日: | 2015-05-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801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发明(设计)人: | 李红艳;邓泽元;杨建远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昌大学 |
主分类号: | C11B1/04 | 分类号: | C11B1/04;C11B1/10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施秀瑾 |
地址: | 330031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水酶法破乳 提取 茶油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粮油加工领域。涉及茶油的提取方法。
背景技术
茶籽油的提取技术主要有传统压榨法、有机溶剂浸出法、索氏抽提法、超临界萃取法、水代法及水酶法等。工业上常用压榨法及有机溶剂浸出法。
压榨法残油较高,其饼粕残油率高达8~12%,高温处理使其营养成分破坏,如饼粕蛋白质严重变性,且压榨时掺入的茶籽壳使饼粕含木质素很高,难以利用;溶剂浸出法存在设备投资大、产品存在溶剂残留等安全性问题;超临界萃取法存在设备投入高,生产成本高,色泽较差等问题;水法(水代法和水酶法总称)是一种可替代有机溶济的“安全、高效、经济” 的提油方法,提得的茶油质量高,活性成分保留效果好。然而,水法提油过程中产生的严重乳化现象导致其提油率极低,是制约油茶籽油水法提取的“瓶颈”问题,而水酶法破乳时需要使用酶量太大,成本太高,因此,水法提油工艺需要进一步研究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安全、简单、高效、经济的茶油提取新方法。
本发明的具体工艺步骤如下。
(1)油茶籽人工去壳,干燥,粉碎。
(2)称取一定量的茶籽粉,微波60-120 s。
(3)以料液质量比1:4~1:8添加蒸馏水,胶体磨打浆10-15 min,于3000-10000 r/min离心10-30 min,收集上层乳化液。
(4)将剩余的水相及残渣再次胶体磨打浆5-10 min,静置,于3000-10000 r/min离心10-30 min,收集上层乳化液。
(5)合并步骤(3)和(4)收集到的乳化液。
(6)在乳化液中加入乳化液总质量为 0.5-6 %的复合酶解液,40-60℃水浴酶解2-6 h后,于3000-10000 r/min离心5-10 min,取上层清油;复合酶为蛋白酶、磷酯酶、果胶酶和淀粉酶,含量分别为0.2-2%、0.2-2%、0-2%和0-2%。
(7)再往剩余的乳化液中加入固液比为1:1-6的浓度为40-60%乙醇溶液,水浴提取2-6 h,离心收集上层清油。
(8)合并步骤(6)和(7)收集到的清油,真空干燥。
本发明的主要特点是。
1、利用微波和胶体磨打浆充分破坏油体细胞,促进乳化液的充分形成,油的乳化程度很高,因此,通过简单的离心工艺就可达到分离油体的效果。
2、通过离心分离出含油率高的乳化液,再对乳化液进行复合酶酶解及乙醇两步破乳,破乳完全,乳化液体积较小,用酶量大大减少,工艺简单、经济。
3、采用微波、酶解及乙醇辅助提油,对茶油的天然活性成分保存较好,对茶油浅黄色的色泽保持好,提油工艺安全营养。本发明采用的是水酶法从油茶籽仁中提取茶油,先形成乳化液,再破乳提油,用酶量少,不使用有机试剂,大大缩小成本。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应理解本发明的范围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的范围。
实施例1。
1、油茶籽人工去壳,干燥,粉碎。
2、称取50 g茶籽粉,微波100 s,加蒸馏水提取,料液比为1:5,胶体磨打浆13 min,4200 r/min离心,离心21 min,重复3次,收集乳化液。
3、将剩余的水相及残渣再次胶体磨打浆9 min,静置,4200 r/min离心15 min,重复3次,收集乳化液。
4、合并两次收集的乳化液。
5、向合并的乳化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蛋白酶、1.5%磷酯酶和0.5%淀粉酶,于50℃下酶解3 h,离心,取上层清油。
6、再往剩余的乳化液中加入固液比为1:1的浓度为40%乙醇溶液,水浴提取4 h,离心收集上层清油。
7、合并清油,真空干燥,提油率为85.78% 。
实施例2。
1、油茶籽人工去壳,干燥,粉碎。
2、称取1 kg茶籽粉,微波80 s,加蒸馏水提取,料液比为1:4,胶体磨打浆12 min,5000 r/min离心,离心23 min,重复3次,收集乳化液。
3、将剩余的水相及残渣超声20 min,再次胶体磨打浆10 min,静置,4200 r/min离心,离心12 min,重复3次,收集乳化液。
4、合并两次收集的乳化液。
5、向合并的乳化液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的蛋白酶、1%磷酯酶、0.5%果胶酶和0.5%淀粉酶,于45℃酶解2.5 h,离心,取上层清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昌大学,未经南昌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31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菜籽油的加工方法
- 下一篇:一种新型煤炭助燃添加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