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清香型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71031.5 | 申请日: | 2015-05-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0652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5-07 |
| 发明(设计)人: | 黄亚辉;曾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农业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华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45 | 代理人: | 裘晖 |
| 地址: | 510642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清香型 单丛 摇青 制备 茶叶加工技术 明亮 茶树鲜叶 传统工艺 氮气处理 特征香气 香味物质 茶品种 有效地 冲泡 烘焙 烘培 晾青 揉捻 杀青 晒青 摊青 条索 叶质 重做 做青 柔软 花香 耗时 清香 应用 | ||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香型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本发明将单丛茶品种茶树鲜叶进行晒青、摊青,然后采用摇青时间短、摇青次数少的工艺进行做青,随后经过氮气处理、杀青、揉捻,两次烘培后得到清香型单丛茶。该方法不同于传统单丛茶的重做青方式以及长达10h的焙火时间,本发明经过3次短时间的摇青,长时间的晾青和短时间的烘焙,有效地累积了清香型香味物质,促进清香型特征香气的形成。制备得到的清香型单丛茶具有清香、花香,滋味醇和鲜爽,带回甘,汤色金黄明亮或橙黄明亮,外形条索紧结,色泽青褐,叶底匀整,叶质柔软耐冲泡等特点。本发明的加工过程与传统工艺相比,操作简单,耗时短,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清香型单丛茶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背景技术
广东乌龙茶类在全国是独树一帜的特色茶类,主产于广东潮州、梅州等地区。广东省乌龙茶制作工艺历史悠久,以味厚、香馥著称,具有天然花果香气和特殊的品种香韵,其中的单丛茶以其因其独特的香气和滋味、加工工艺、功效,深受人们的喜欢。其中凤凰单丛和岭头单丛都是我国的名优乌龙茶。凤凰单丛滋味浓醇,具有自然花香,茶香入味,汤色清澈;岭头单丛茶具有自然的花蜜香,滋味浓醇甘爽,蜜韵甜润,回甘力强。
目前,市场上的单丛茶分为由传统工艺重做青、长时干燥所制的浓香型和由新工艺轻做青、短时干燥制得的清香型。随着近几年清香型乌龙茶在国内市场上备受青睐,广东省茶农从清香型乌龙茶里引入“轻发酵”的理念,对传统乌龙茶工艺进行了工艺改革和技术创新,制得出花香、清香特征的清香型单丛茶。
由于清香型单丛茶产制技术自成一格,其外形及香气与传统工艺生产的浓香型单丛茶截然不同。清香型单丛茶滋味醇和带鲜爽,汤色蜜绿清黄明净,较适合花茶与绿茶消费者的口味,而且它具有花香高显的香气特征,相对花茶、绿茶更能吸引消费者。清香型单丛茶以其独特的品质越来越受到消费者的喜欢,其在清香型乌龙茶市场市场占有率也在不断提高。
清香型乌龙茶具有多种功效,在抑菌、抗病毒、预防心血管疾病、抗癌、防辐射、延缓衰老等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然而,目前国内对清香型乌龙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铁观音这一品种上,且广东省单丛茶的产品种类主要集中于传统浓香型单丛茶,清香型单丛茶只出现在广东省潮州市少数茶叶企业,由此可见,对清香型单丛茶的加工、推广的重视尚不足够。
香气的形成是多因素共同制约的复杂过程,乌龙茶香气与品种、生态环境、栽培技术、采摘质量、加工工艺等因素密不可分。传统单丛茶主要是从浓郁的香气特色出发,所以普遍采用的是长时间摊放、长时间烘焙的重做青、重发酵方法。这样的加工方法虽使乌龙茶的香气浓郁,但需长时间的制作,做茶效率低。
传统单丛茶其加工工艺一般要求摇青5~6次,摇青次数多,摇青程度逐渐加重。在做青期间,随着摇青进程和做青强度推进,橙花叔醇不断积累,在一定摇青强度范围内,橙花叔醇的含量随着摇青强度增大而升高。如果强度太大,导致在做青过程中发生过分的水解和氧化还原反应,则会影响乌龙茶的特征香气的组分和含量。乌龙茶烘培可使糖类、氨基酸、果胶质都经脱水转化成香气成分,发生脱水糖化作用;烘培的热力,使带青气的低沸点物质大部分挥发散失,并使儿茶素产生异构体,增加游离型儿茶素及反型青叶醇含量,发生异构化作用;热力促使茶色素氧化转化,对成茶色泽、叶底和汤色浓度起到良好的影响发生氧化作用。在传统烘焙工艺过程中,通常分2~3次进行,经长达10h的烘焙时间。在此过程中,糖类物质除与氨基酸发生美拉德反应,产生明显的蔷薇花香芳香物质外;某些糖类如果糖、葡萄糖、蔗糖等可发生明显的焦糖化作用,产生一些糠醛、呋喃类降解产物。尤其是果糖,对热特别敏感,在一定条件下可以产生焦糖香并带来“焦糖味”。这些烘烤香味、过高焦糖香的香气不利于清香型香气的形成。
这种重摇青、重发酵、长焙火的方法虽能提高茶叶香气,获得浓香型单丛茶,但不利于清香型香气的积累,影响清香型单丛茶的品质。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和不足,本发明的首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香型单丛茶的制备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农业大学,未经华南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7103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