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池系统充电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67378.2 | 申请日: | 2015-05-2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陈刚;赵亚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恒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5 | 代理人: | 赵荣之 |
| 地址: | 400044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池 系统 充电 电压 均衡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池充放电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电池系统充电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可充电电池在各个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如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车等,在电池供电的系统中,延长电池使用寿命是非常重要的,其中与电池寿命息息相关的是电压的平衡问题。
一般的可充电式蓄电池单节电池的电压低,在一些需要高压供电的系统上必须使用同类电池多节串联的方式实现高压供电。一般的电池组通常是由数个或数十个单元电池串联而成,若是单个电池的容量或内阻所致的充放电状态与其它单元电池的不匹配,则该单元电池经过多次的充放电周期后,其充电和放电状态将越来越偏离其它单元电池,使得电压不平衡而最终导致该单元电池损坏,进而整个电池组损坏。
电压平衡的方法分为两种:第一种是最常用被动的平衡方式,该方法的电路结构简单,均衡过程一般在充电过程中完成,但该方法不能对容量相对低的单体电池补充电量,存在能量浪费的缺点并产生发热管理的问题。第二种是主动均衡方法,是指串联电池组在充放电时,电压较高的电池的电能不会被电阻消耗掉,其能量通过载体传递给电压较低的电池,实现了埋电池组的均衡充放电。
目前已有许多相关充放电电池的方案申请了专利,比如:申请号为CN201410132367,发明名称为智能电池组;申请号为CN201210125656,发明名称为具有自动平衡能力的智能电池模块及电池组;申请号为CN98120388,发明名称为电子设备中智能电池的充电和放电方法;申请号为CN201220375806,发明名称为一种主动均衡充放电的智能电池模组及系统;申请号为CN200810181330,发明名称为一种电池系统的电压平衡装置及电压平衡方法;申请号为CN201210018789,发明名称为电池电压平衡电路及具电池电压平衡功能的电池模块,等等。
这些专利有的提出了主动式的电压平衡方法,然而大部分采用的是增加各种物理模块装置,如比较电路、延迟电路、绕组变压器、变流器等等,虽然对于电压的平衡有一定的效果,但一般都是对电池组进行依次排列式的检测、传输、控制,这样的调节控制过程不免需要一些时间的延迟,此外增加的各种模块装置也会使电路的结构较为复杂。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系统充电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通过控制电池系统的功率一致使得电池组的电压在充放电过程中达到一致平衡。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池系统充电电压均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电池系统中各个电池组开关断开;步骤二:检测每一个电池组的功率数据信号;步骤三:对电池组功率进行平均一致性协议算法计算,得到平均功率;步骤四:通过计算平均功率和实际功率的误差值,得到能够调节功率平衡的控制信号;步骤五:根据控制信号,通过控制均衡模块电路实现电池组的充放电,从而达到功率平衡,实现充电电压均衡控制。
进一步,在步骤三中,通过平均一致性协议算法得到各电池组的平均电功率Pi*,具体包括:
假设电池组为一个节点,用Pi表示每个电池组的功率,Pi(0)为初始功率;离散化后,当系统在k时刻达到一致时,即i节点和j节点的功率一致:
系统的动态结构模型如下:
Pi(k+1)=Pi(k)+εui(k)
其中,ui(k)为功率一致性控制协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大学,未经重庆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737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