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63027.4 | 申请日: | 2015-05-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422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刘广桥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春燕 |
主分类号: | A61K36/16 | 分类号: | A61K36/16;A61K9/19;A61K9/08;A61K9/16;A61K9/20;A61K9/48;A61K9/00;A61P9/00;A61P9/10;A61P35/00;A61P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050061 河北省石家庄市新华区钟***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有 银杏叶 提取物 药物制剂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中药提取制备、临床应用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银杏叶是一种具有很高药用价值的植物,银杏树是中国古老的树种之一,它是神奇的医疗之树,2亿5千多年前侏罗纪恐龙掌控地球时,银杏是最繁盛的植物之一。地球生命历经千亿年的变动,尤其是第四世纪冰川覆盖之后,只有银杏仍保持它最原始的面貌,在生物演化学史上被称为“活化石”。其叶、果实、种子都有比较高的药用价值,其药理作用不断被认识,临床应用范围逐步扩大。提取自银杏叶的提取物具有独特的药理活性和巨大的临床应用价值, 应用领域包括医药、品保健品、化妆品、工艺品和植物保护等。大量研究表明,银杏叶的化学成分十分复杂,主要的生物活性成分为黄酮类、萜内酯、聚戊烯醇和多糖类化合物。此外,还含有机酸、烷基酚酸类、氨基酸、甾类、微量元素等。据不完全统计,从银杏叶分离出的化合物有140多种。临床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是三种血管(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有效调节剂,能治疗心血管系统疾病、急性脑梗死、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银杏叶多糖的辅助抗肿瘤治疗作用。
目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物制剂较多,如有注射液、冻干粉针、颗粒剂、片剂、分散片剂、软胶囊剂、滴剂、滴丸、硬胶囊剂、浓缩丸剂等,其均由获得的银杏叶提取物与相应的辅料制备而成,由于制剂不同,所使用的辅料也不相同,既要选择辅料,又要做辅料与银杏叶提取物相容性的研究等,为制剂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此外,受不同的辅料的影响,银杏叶提取物药物制剂在有效成分含量控制、质量稳定性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影响了临床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一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物制剂,该制剂有效成分易控制、质量稳定性高。
本发明所述技术问题是由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含有银杏叶提取物的药物制剂,其为颗粒剂、片剂、分散片剂、软胶囊剂、滴剂、滴丸、硬胶囊剂、浓缩丸剂或其他临床上可口服的制剂,或其为注射液、冻干粉或其他注射制剂;该药物制剂最小单元制剂中含有银杏叶提取物原粉以银杏叶提取物计10~80重量份以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适量。
一种舒血宁注射制剂,为注射液、冻干粉或其他注射制剂;其最小单元制剂中含有总黄酮醇苷不低于4.2mg、银杏叶内酯不低于0.70mg;该舒血宁注射制剂由银杏叶提取物原粉以银杏叶提取物计20mg与乙醇2ml、维生素C1mg溶于5ml注射用水中,过滤后灌封于安瓿瓶中并灭菌制得或过滤后置于冻干机中冻干制得;
或其最小单元制剂中含有总黄酮醇苷不低于8.4mg、银杏叶内酯不低于1.4mg;该舒血宁注射制剂由银杏叶提取物原粉以银杏叶提取物计30mg与乙醇4ml、维生素C2mg溶于10ml注射用水中,过滤后灌封于安瓿瓶中并灭菌制得或过滤后置于冻干机中冻干制得。
一种银杏叶口服制剂,为颗粒剂、片剂、分散片剂、软胶囊剂、滴剂、滴丸、硬胶囊剂、浓缩丸剂或其他临床上可口服的制剂,其最小单元制剂中含有总黄酮醇苷不低于9.6mg、银杏叶内酯不低于2.4mg;或其最小单元制剂中含有总黄酮醇苷不低于19.2mg、银杏叶内酯不低于4.8mg;该银杏叶口服制剂由银杏叶提取物原粉以银杏叶提取物计20mg~60mg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适量制备而得。
上述制剂,所述银杏叶提取物原粉中含有以下重量份的组分:银杏叶提取物10~80、氯化亚铈-丁酸钠结合物3~240、月桂醇硫酸钠1~80、1,2-二硬脂酰基磷脂酰乙醇胺0.3~24、硬脂酸甘露醇酯8~64;所述氯化亚铈-丁酸钠结合物由氯化亚铈与丁酸钠经过反应制备而成。
上述制剂,所述银杏叶提取物原粉,由以下步骤制备:
(1)将去离子水、L-精氨酸、氯化亚铈充分分散,制成溶液,备用;其中所述去离子水的体积ml与氯化亚铈重量mg的比为30:1,所述L-精氨酸的重量mg与氯化亚铈重量mg的比为0.3:1;
(2)将步骤(1)制得的溶液在通氮气条件下搅拌,控制转速20~30转/分,加入丁酸钠,丁酸钠重量mg与氯化亚铈重量mg的比为3~4:1,升温至25℃~30℃,搅拌0.5h后,加入偶氮二异丁咪唑啉盐酸盐,其重量mg与氯化亚铈重量mg的比为0.7:1,开始记时,并在10分钟内向其中滴加N-正丙基丙烯酰胺,其重量mg与氯化亚铈重量mg的比为2.5:1,滴加完后保温反应1h,待反应液冷却后真空抽滤,得滤饼备用;
(3)向步骤(2)得到的滤饼滴加乙醇洗涤,即氯化亚铈-丁酸钠结合物,备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春燕,未经张春燕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630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