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完全解耦3T1R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7045.1 | 申请日: | 2015-05-1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51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02 |
发明(设计)人: | 曹毅;陈海;秦友蕾;刘凯;汪选要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B25J9/00 | 分类号: | B25J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412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完全 t1r 空间 并联 机器人 机构 | ||
所属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并联机器人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完全解耦3T1R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
背景技术
并联机构是指由若干条支链连接定平台和动平台的一类机构,与传统的串联机构相比,并联机构具有一些独特的优点,如承载能力高、刚度相对较强、惯性相对较小、具有较高的动态性等。因此并联机构被广泛应用于工业、航天、农业等领域中,其中Delta机构在工业上已得到广泛应用。
串联机构的正解容易,串联机构的控制简单,在工业上的应用非常广泛。并联机构的结构较复杂,其正解相对较难,所以并联机构的控制问题阻碍了并联机构的应用发展。
并联机构是由若干条支链连接定平台和动平台组成的,所以其机构会比串联机构更复杂,也会带来机构刚性低,结构不稳定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完全解耦3T1R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实现三移一转空间运动,解决目前并联机构存在的解耦性难、结构不稳定、刚性差的问题。
本发明是由定平台1、动平台7、四条支链组成;支链一的圆柱副2的转动轴线方向、转动副3和转动副4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且与动平台7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转动副5的转动轴线方向和转动副6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且垂直于圆柱副2的转动轴线方向;支链二中转动副8和转动副9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垂直于动平台7的转动方向,圆柱副10、转动副11和转动副12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与动平台7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支链三中圆柱副13的轴线方向与动平台的转动方向相同,移动副14和移动副15的移动方向不共线,且均垂直于圆柱副13的轴线方向;支链四中转动副16、转动副17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与动平台的转动轴线方向共线,移动副18的轴线方向与动平台的移动方向共线,移动副19的轴线方向与移动副15的轴线方向共线,移动副20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移动副19和移动副15的轴线方向。[6]本发明与其他技术相比,优点为:(1)本发明专利公开了完全解耦3T1R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机构,实现了三移一转四自由度运动,机构采用独立驱动支链理论,具有完全解耦的特点,同时机构的四条支链分别控制机构的四个输出自由度,简化了机构的复杂度,增加了机构的稳定性。(2)机构采用2R平行子链代替一般机构的移动驱动,机构支链中尽量采用铰链连接,使得机构具有结构简单紧凑,刚性好的特点。(3)本发明中提供给四条分支的驱动直接安装在机架上,可以增加机构运动的稳定性,提高机构运动的速度和精度,使得机构的可操作性和可实现性大大增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中所示,一种完全解耦3T1R空间并联机器人机构,由定平台1、动平台7、四条支链组成;支链一的圆柱副2的转动轴线方向、转动副3和转动副4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且与动平台7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转动副5的转动轴线方向和转动副6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且垂直于圆柱副2的转动轴线方向;支链二中转动副8和转动副9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垂直于动平台7的转动方向,圆柱副10、转动副11和转动副12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与动平台7的转动轴线方向相同;支链三中圆柱副13的轴线方向与动平台的转动方向相同,移动副14和移动副15的移动方向不共线,且均垂直于圆柱副13的轴线方向;支链四中转动副16、转动副17的轴线相互平行且与动平台的转动轴线方向共线,移动副18的轴线方向与动平台的移动方向共线,移动副19的轴线方向与移动副15的轴线方向共线,移动副20的轴线方向垂直于移动副19和移动副15的轴线方向。由转动副3和转动副4,转动副5和转动副6,转动副8和转动副9,转动副11和转动副12,转动副16和转动副17均是由转动副构成的一个2R平行子链,这种2R子链之间不能含有其它运动副。其中圆柱副2的移动方向、转动副12、移动副15、移动副20为输入驱动,且其直接与固定基座相连,实现了机构的三维移动和一维转动运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南大学,未经江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704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驱动微动夹持器
- 下一篇:一种闭链结构五自由度步进电机驱动工业机械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