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送电装置、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以及异物检测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52973.9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22684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2-11 |
| 发明(设计)人: | 坂田勉;山本浩司;菅野浩;浅沼健一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H02J50/12 | 分类号: | H02J50/12;H02J50/60;G01V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中咨律师事务所 11247 | 代理人: | 刘静;段承恩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异物检测 送电 交流电力 判定电路 送电装置 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逆变器电路 控制电路 异物 振荡电路 分割 | ||
本发明提供一种送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送电装置具备逆变器电路、振荡电路、异物检测判定电路和送电控制电路。所述送电控制电路在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开始前,使所述异物检测判定电路执行一系列的多个处理而判断了是否存在异物之后,使所述逆变器电路开始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在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开始后,使进行所述异物检测的异物检测期间和进行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的送电期间反复,所述一系列的多个处理被分割到所述反复的多个异物检测期间来执行,使所述异物检测判定电路使用所述多个异物检测期间分割执行所述一系列的多个处理,判断是否存在异物。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以无线方式传输电力的送电装置以及无线电力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便携电话、电动汽车等伴有移动性的电子设备、EV设备得到普及。以这种设备为对象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正在进行开发。对于无线电力传输技术而言,存在电磁感应方式、磁场共振方式(谐振磁场耦合方式)、以及电场耦合方式等方式。
电磁感应方式以及磁场共振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具备:具有送电线圈的送电装置、和具有受电线圈的受电装置。通过受电线圈对由送电线圈产生的磁场进行补充,能够不使电极直接接触而传输电力。磁场共振方式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例如在专利文献1中得到公开。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33782号公报
发明内容
但是,对于所述以往技术而言,要求了在送电开始后也能够实现精度高的异物检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送电装置。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的送电装置,以非接触方式对具备第1谐振器和受电电路的受电装置输送第1交流电力,所述第1谐振器接受所述第1交流电力,所述受电电路将所述第1谐振器接受的所述第1交流电力转换成第1直流电力而供给到负载,所述送电装置具备:
逆变器电路,其生成所述第1交流电力并经由第2谐振器输送所述第1交流电力;
振荡电路,其生成比所述第1交流电力小的第2交流电力并经由第3谐振器输送所述第2交流电力;
异物检测判定电路,其基于根据所述第2交流电力而变化的所述第3谐振器的物理量,判断在所述第1谐振器与所述第3谐振器之间是否存在异物;以及
送电控制电路,其控制所述送电装置,
所述送电控制电路,
在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开始前,使所述异物检测判定电路执行一系列的多个处理而判断了是否存在异物之后,使所述逆变器电路开始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
在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开始后,使进行异物检测的异物检测期间和进行所述第1交流电力的送电的送电期间反复,所述一系列的多个处理被分割到所述反复的多个异物检测期间来执行,
使所述异物检测判定电路使用所述多个异物检测期间分割执行所述一系列的多个处理,判断是否存在异物。
此外,这些总括性或具体的技术方案可以由系统、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或者记录介质来实现。或者,也可以通过系统、装置、方法、集成电路、计算机程序以及记录介质的任意组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能够提供一种在送电开始后也能够实现精度高的异物检测的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送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无线电力传输系统的动作的概要的图。
图2是用于说明延迟期间以及基于该延迟期间的受电装置的动作的图。
图3是表示受电装置的动作的例子的流程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中的分割开的一系列多个处理的例子的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297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