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齿轮式自适应变速器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2503.2 | 申请日: | 2015-05-1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478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9 |
发明(设计)人: | 杨晋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杨晋杰 |
主分类号: | F16H3/62 | 分类号: | F16H3/62;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山西五维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14105 | 代理人: | 李印贵 |
地址: | 048000 山西省晋城市城***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齿轮 自适应 变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变速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齿轮式自适应变速器。
背景技术
目前,车辆用齿轮实现变速的有手动多档变速器与自动多档变速器,或者双动力的齿轮无级变速器等。能使齿轮变速器根据发动机功率与阻力的大小自动调节变速比的大扭矩无级变速器还未见使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解决的问题是采用多组行星齿轮机构共同组成变速机构,该变速机构能够根据发动机的功率与车辆行驶的阻力状况始终处于最佳匹配状况,有无程序控制与外力作用下都能完成变速、变扭矩功能的齿轮式自适应变速器。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齿轮式自适应变速器,包括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第三行星齿轮机构、第四行星齿轮机构、第一调节行星齿轮机构、第二调节行星齿轮机构、中心轴、受控端、控制端;所述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轴线与中心轴平行设置,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为两组或多组以对称的方式设置;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机构的轴线与中心轴在一条直线上;
其特点是:作为输入端的中心轴或者轴套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固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行星支架与第一调节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固接,第一调节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与第一调节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啮合并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固接;第一行星齿轮机构齿圈与第二调节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固接,第二调节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与第二调节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啮合并与第二 组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支架固接;第二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分别于第二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齿圈啮合,第二行星齿轮机构的齿圈通过第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轴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固接;第三行星齿轮机构第一、第二行星齿轮支架与第三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轴、中心轴滑动连接;第三行星齿轮机构齿圈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支架固接并与中心轴滑动连接;第三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与第四行星齿轮机构太阳轮通过轴套或太阳轮连接器固接并与中心轴滑动连接;第四组行星齿轮机构齿圈作为输出端。
还可以把第二组行星齿轮机构齿圈由第二组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太阳轮的左边设置到第二组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太阳轮的右边;还可以采用无齿圈的行星齿轮机构分别代替第一、第二、第四行星齿轮机构;还可以用一组锥形行星齿轮组代替第三组行星齿轮机构。
第一行星齿轮机构的行星齿轮支架、齿圈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固接的太阳轮、第三行星齿轮机构第一、第二行星齿轮支架、第三行星齿轮机构齿圈、第四行星齿轮机构行星齿轮支架都可以设置受控端。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采用多组行星齿轮机构组成复合行星系统,第二行星齿轮机构与第一行星齿轮机构轴线平行设置,第一、第三、第四行星齿轮机构同轴线设置的结构;实现了能够根据发动机功率与车辆行驶阻力的变化在不切断驱动力的情况下自动调节变速比,使得变速器始终处于最佳匹配状况,有无程序控制与外力作用都能实现大扭矩的齿轮无级变速、变扭矩的功能,使得车辆行驶效率更高、燃油经济性更好、提速更快。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有齿圈行星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可实现输入端与输出端位于同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采用无齿圈行星齿轮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采用锥形行星齿轮结构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去掉第一、第二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杨晋杰,未经杨晋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25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动力传递系统
- 下一篇:一种带缓冲结构的汽车传动轴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