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控制装置及其制作方法、3D打印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51241.8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8253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文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64/264 | 分类号: | B29C64/264;B33Y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林桐苒;曲鹏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 装置 及其 制作方法 打印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光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置的对置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偏振片位于阵列基板背离对置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对置基板背离阵列基板的表面;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像素阵列及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阵列基板上且至少形成在所述像素阵列的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区域,所述光控制装置用于光固化液态材料选择区域固化成型的3D打印。还公开了一种光控制装置制作方法及3D打印系统。本发明的光控制装置运用液晶显示的原理能够准确地控制光线照射的区域,从而准确地对光固化液态树脂选择区域进行固化。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3D打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光控制装置及其制作方法、3D打印系统。
背景技术
3D打印是新型快速成型制造技术。它通过多层叠加生长原理制造产品。它能克服传统机械加工无法实现的特殊结构障碍。可以实现任意复杂结构部件的简单化生产。现有的3D打印技术分为,热熔塑胶基础技术FDM、激光烧结成型技术及光固化液态树脂选择区域固化成型技术。其中,光固化液态树脂选择区域固化成型技术通过控制光线照射到指定的区域,将该区域的液态树脂固化成型,从而实现3D打印。因此如何准确地控制光照的区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对于光固化液态树脂选择区域固化成型技术,如何准确地控制光照的区域。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控制装置,包括:第一偏振片、第二偏振片、阵列基板、与所述阵列基板对置的对置基板以及位于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之间的液晶,所述第一偏振片位于阵列基板背离对置基板的表面,所述第二偏振片位于对置基板背离阵列基板的表面;所述阵列基板包括:衬底基板、形成在衬底基板上的像素阵列及黑矩阵,所述黑矩阵位于阵列基板上且至少形成在所述像素阵列的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区域,所述光控制装置用于光固化液态材料选择区域固化成型的3D打印。
其中,所述黑矩阵形成在衬底基板面向所述对置基板的表面上,且为金属材料制成。
其中,所述薄膜晶体管为顶栅结构,所述黑矩阵与形成在其上方的薄膜晶体管之间间隔有绝缘间隔层。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控制装置制作方法,包括:
形成包括像素阵列及黑矩阵的阵列基板,使所述黑矩阵至少形成在所述像素阵列的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区域;
将所述阵列基板和对置基板对盒,在盒内填充液晶并密封,并在阵列基板背离对置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一偏振片,在对置基板背离阵列基板的表面形成第二偏振片。
其中,所述形成包括像素阵列及黑矩阵的阵列基板,使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像素阵列的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金属薄膜、绝缘薄膜、第二金属薄膜和光刻胶;
对光刻胶进行曝光显影,保留薄膜晶体管对应区域的光刻胶,且使源漏电极区域的光刻胶厚度大于其他区域光刻胶的厚度;
刻蚀暴露出来的第一金属薄膜、绝缘薄膜和第二金属薄膜;
灰化光刻胶,只保留源漏极区域对应的光刻胶;
刻蚀暴露出的第二金属薄膜,形成源漏电极及数据线的图形;
形成包括有源层、栅绝缘层、栅极、栅线、像素电极及钝化层的图形。
其中,所述形成包括像素阵列及黑矩阵的阵列基板,使所述黑矩阵位于所述像素阵列的薄膜晶体管对应的区域的步骤包括:。
在衬底基板上依次形成第一金属薄膜、绝缘薄膜、第二金属薄膜、N+a-Si薄膜和光刻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12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塑材的生产工艺
- 下一篇:检测成型材特性的方法与立体打印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