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轻质刚性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51197.0 | 申请日: | 2015-05-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09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03 |
| 发明(设计)人: | 杨杰;周长灵;隋学叶;刘瑞祥;王重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4B35/14 | 分类号: | C04B35/14;C04B35/622 |
| 代理公司: | 青岛发思特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37212 | 代理人: | 马俊荣 |
| 地址: | 255086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刚性 隔热材料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机复合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轻质刚性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高超声速飞行器在大气层内长时间飞行,气动力、热环境十分严酷,材料及热防护技术是关键技术之一。刚性隔热材料孔隙率高,容重低,在高温下具有稳定的形状和一定的强度,同时具有优良的辐射散热、隔热、抗冲刷和保持气动外形的作用。刚性隔热材料在高超声速飞行器中兼具承载和隔热功效。隔热功效是隔热材料的重要功能之一,随着新型飞行器的局部温度超过1000℃,因此对隔热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研究和制备耐高温高性能隔热材料是今后发展的重要方向。
高温下隔热材料中气相导热和辐射导热占主要地位,其中辐射导热占的比例大于气相导热。研究表明500℃以上红外辐射的比例占50%,1000℃和1300℃高温条件下,隔热材料中分别有76%和85%的辐射能量集中在红外波段。因此,高温环境下,降低红外波段辐射是降低隔热材料导热率的有效途径,也是制备性能优异的耐高温高性能隔热材料的重要方法。TiO2亦称作钛白粉,它的折光系数是目前所用填料中最大的,因而它的反射率很高,是隔热功能填料的首选。光谱仪测试发现,它在可见光区的反射率接近100%,在近红外可见光区的发射率达85%以上,在200-400nm的近紫外区的吸收率达到了85%以上。有研究人员以Ti(SO4)2为原料采用化学沉积方式在空心玻璃微珠外壁包覆了一层厚度为0.5μm的锐钛矿型TiO2,所得隔热填料对可见光和近红外的反射率分别为86%和81%。有研究人员比较分析了包覆TiO2的玻璃微珠和TiO2玻璃微珠相混合这两种不同组合方式的隔热填料的隔热性能,发现包覆TiO2的玻璃微珠的涂层的温度较TiO2玻璃微珠相混合的涂层在室外太阳光照射下温度要低0.8。因此将TiO2作为红外遮蔽剂添加到隔热材料中,可以有效地降低高温区域的红外辐射,从而达到降低导热率和提高隔热材料的耐温性能的特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轻质刚性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隔热材料在保证高气孔率的前提下具有较高的力学性能,具有良好的隔热和抗冲刷性能。
本发明所述的轻质刚性隔热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1)轻质刚性隔热材料纤维的预处理:对石英纤维进行短切处理,短切处理后纤维长度在30-150um;对氧化铝纤维进行短切处理,处理后的氧化铝纤维长度在50-250um;
(2)隔热基体成型料浆制备:将步骤(1)制得的短切石英纤维和短切氧化铝纤维、硅溶胶、粘结剂和去离子水进行混合,得到纤维料浆;
(3)料浆分散:用酸调节步骤(2)中纤维料浆的PH值,在V型搅拌器中进行搅拌;
(4)抽滤成型:步骤(3)得到的料浆在真空条件下进行抽滤成型,之后脱模,移至恒温干燥箱干燥;
(5)热处理:将步骤(4)制得的材料装于窑炉中进行热处理,得到隔热基体;
(6)TiO2溶胶制备:将正钛酸四丁酯和正硅酸乙酯混合,制备TiO2溶胶;
(7)真空浸渍:将步骤(5)中的隔热基体放入真空罐中,抽真空,将步骤(6)中的溶胶浸渍到隔热基体中;
(8)隔热基体复合TiO2凝胶:将水解液倒入步骤(7)中的隔热基体中,整个过程在振动磨上进行,直到TiO2溶胶全部变为凝胶,得到复合TiO2凝胶的隔热材料基体;
(9)超临界干燥:在高压反应釜中将步骤(8)得到的隔热材料基体进行超临界干燥,即得。
步骤(1)中所述的石英纤维的直径为1-3um,氧化铝纤维的直径为1-5um。
步骤(2)中所述的硅溶胶、粘结剂和去离子水的配比为75-125:1-4:3000-5000,硅溶胶以g计,粘结剂以g计,去离子水以ml计。
步骤(2)中所述的粘结剂为BN粉,粘结剂的质量为短切石英纤维和短切氧化铝纤维总质量的1-4%;短切氧化铝纤维的质量为短切石英纤维和短切氧化铝纤维总质量的10-40%;硅溶胶为酸性硅溶胶,且SiO2有效成分的含量为20%。
步骤(3)中所述的PH值为3-4。
步骤(3)中所述的酸优选0.5mol/l的盐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未经山东工业陶瓷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119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给料装置
- 下一篇:RFID防伪印刷天线及其制备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