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增压器滑动轴承上扇形油楔面的加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51062.4 | 申请日: | 2015-05-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0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26 |
发明(设计)人: | 袁华;段昌文;牟茂荣;罗兵;周德贵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9/04 | 分类号: | B24B9/04;B24B41/06;B24B55/04 |
代理公司: | 重庆蕴博君晟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50223 | 代理人: | 王玉芝 |
地址: | 402263 重庆***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增压 滑动 轴承 扇形 油楔面 加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机械冷加工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增压器滑动轴承上扇形油楔面的加工方法。
背景技术
参见图16-图19,为增压器滑动轴承成品的示意图。增压器滑动轴承是增压器的关键部件及重要部件,滑动轴承在工作状态时,与其他零部件为面接触,为保证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滑动轴承与其他零部件的接触面间要保持一定的油膜,油膜在扇形的油楔面产生,在油楔面上产生的油膜能将滑动表面分开,减小摩擦损伤和动能损耗,而且油膜有一定的吸振作用。因此油楔面的精度直接关系滑动轴承的使用寿命。然而,滑动轴承油楔面的加工精度较高,尺寸公差为±0.003mm,因此,加工难度很大。
目前,增压器滑动轴承均是直接通过夹具固定在磨床工作台上,依靠磨床砂轮的运动来进行加工扇形油楔面的,这种加工方法需要精度高的数控磨床进行加工,而数控磨床价格昂贵,使得生产成本大幅增加,不利于市场竞争。另外,数控磨床加工出的油楔面收尾边线参差不齐,油楔面收尾边线的延长线不过滑动轴承的轴心线(即油楔面回转中心与零件回转中心不重合),影响滑动轴承外观,影响运行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加工精度更高的增压器滑动轴承上扇形油楔面的加工方法。采用本方法可以在普通磨床上加工增压器滑动轴承上的扇形油楔面,降低了增压器滑动轴承的生产成本;采用本方法加工出的扇形油楔面收尾边线的延长线通过滑动轴承的轴心线,油楔面回转中心与零件回转中心重合,外形美观,运行稳定性好。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增压器滑动轴承上扇形油楔面的加工方法,该加工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
步骤1)加工前预备
准备滑动轴承的专用夹具,所述专用夹具包括固定部,以及支撑于固定部的转动部,转动部上设置滑动轴承的夹紧部,所述固定部、转动部通过螺旋结构连接,使转动部可沿自身竖直方向的轴心线自转,转动部自转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升或下降;
按滑动轴承的扇形油楔面的设计尺寸,在待加工的滑动轴承上标记出各个扇形油楔面的边界线;
步骤2)装夹滑动轴承、调整工作台位置
2.1将所述专用夹具固定在磨床的工作台上,将专用夹具的转动部旋转至高位,并将该位置作为转动部的零点,将待加工的滑动轴承装夹固定在所述专用夹具的夹紧部上,使所述滑动轴承的轴心线与转动部的轴心线重合;
2.2在水平面内粗调磨床的工作台,使专用夹具的回转中心线与砂轮回转中心线处于同一竖直平面内,且使滑动轴承待加工的一个扇形油楔面位于磨床砂轮的正下方;
2.3锁紧工作台在水平面内的位置;
步骤3)加工扇形油楔面
3.1磨床向下进刀,从待加工扇形油楔面与油槽相邻的一侧开始磨削,然后驱动转动部旋转,转动部的最大旋转角度小于360°,转动部旋转过程中逐渐下降至低位,完成磨削后,将转动部反转回零点;
3.2重复步骤3.1若干次,直到磨削产生的油楔面收尾边线靠近标记出的油楔面边界线;
3.3减小专用夹具的旋转角度,减少磨床的进刀量,至新的油楔面收尾边线与标记出的油楔面边界线相交;
3.4检查新的油楔面收尾边线与标记出的油楔面边界线的相交情况,并在水平面上精调磨床工作台,使砂轮回转中心线与工件回转中心线位于同一竖直平面内,调整完毕后锁死工作台在水平面内的位置;
3.5重复步骤3.3,至新的油楔面收尾边线与标记出的油楔面边界线重合;
步骤4)加工滑动轴承的其余扇形油楔面
保持专用夹具不动,旋转滑动轴承,使滑动轴承的另一个扇形油楔面位于磨床砂轮的正下方,重复步骤3.1至3.3,至滑动轴承所有扇形油楔面加工完成后,移动工作台,取下滑动轴承成品。
为了减少精调磨床工作台的调节量,提高滑动轴承扇形油楔面的加工精度,优选地,步骤2.2中,用肉眼观察校正,使专用夹具回转中心与砂轮回转中心处在同一竖直水平面上。
为了一次调整磨床工作台的位置后,对批量滑动轴承进行加工,优选地,步骤3.4中记录下工作台在水平面内的坐标,作为后续滑动轴承加工时,工作台在水平面内的定位位置。
为了使油楔面收尾边线与标记出的油楔面边界线重合,优选地,步骤3.4中,测量、计算得到专用夹具的回转中心线与实际收尾边线偏差距离L,相交情况具体可分为如下两种:
情况一:实际收尾边线先与边界线内侧相交,将工作台向右水平移动L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未经重庆江增船舶重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5106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微型透镜研磨加工装置角度调节盘
- 下一篇:一种多功能地面打磨抛光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