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折叠式两轮电动车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43914.5 | 申请日: | 2015-05-1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刘洋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洋 |
| 主分类号: | B62K15/00 | 分类号: | B62K15/00;B62K21/00;B62K25/04;B62K19/0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7000 河南省濮阳市***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折叠式 电动车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动车,属于交通工具领域。
背景技术
多数两轮电动车体积较大,存放不便,同时高层用户充电困难。
电动车设计中,要求尽可能提高里程,而笨重的车身设计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电动车的续航。
多数电动车没有折叠功能,或者折叠功能不够便捷。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后到目的地往往还有很长一段路程需要步行,交通不便。
本发明就是为解决上述问题而设计。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具体组成为:轮毂电机1,前叉2,下转向块3,下连接块4,脚蹬5,车座梁6,车座架7,车座8,夹紧箍9,减震弹簧10,车把11,上转向块12,上连接块13,电池梁14,电池及控制器盒15,中央支撑16,后轮架17,后轮18,脚撑19。
具体实施方式如下:电动车为骑行状态时,电池梁14与车座梁6从车体侧面看呈X形交叉形状。
车座梁由对称两片金属板或型材构成,其两端分别固定于下连接块4和车座架7上,其中心开有中心孔6a,固定于中央支撑16的轴上,使得电池梁14从车座梁6间穿过,相互可绕中心孔6a所在轴旋转。
下转向块3由十字套管3a、滚珠碗3b、滚珠3c、套紧螺母3d、轴承3e、扁头紧固螺钉3f组成;前叉的导向柱2a穿过下转向块通过夹紧箍9与车把11的转向柱11a相互固定。其中套紧螺母3d和滚珠碗3b设有滚动槽,使得套紧螺母3d和滚珠碗3b通过螺纹旋合在一起后,滚珠3c可在其槽内自由滑动而不脱落,同时车辆在骑行状态时滚珠3c槽外的一侧表面接触车把转向柱11a。
脚蹬5固定于下连接块4两侧所开孔上,下连接块4通过扁头紧固螺钉3f和轴承3e连接于下转向块3上。
夹紧箍9上开有定位孔,与前叉2上定位孔相匹配,通过螺丝固定自身相对前叉的位置,同时保持下转向块3与前叉2的相对位置。
上转向块12结构与下转向块3相同,套在车把11的转向柱11a上,可与转向柱11a发生相互转动和轴向滑动;车辆在骑行状态时,其与减震弹簧接触,使减震弹簧得以吸收车辆行驶时的上下震动。
上连接块13通过扁头紧固螺钉和轴承连接于上转向块12上;另一端固定于电池梁14上。
电池梁14一端固定于上连接块13,另一端连接于后轮架17上。电池及控制器盒15固定于电池梁14上,并随电池梁14从车座梁6中间穿过。
中央支撑16固定于电池梁14中间部分,起到连接电池梁14和车座梁6的作用,使得电池梁14和车座梁6可通过其公共轴发生相互转动。
车座架7下方固定有充电器盒7a,内置充电器。
轮毂电机1与后轮18进行位置调换,调换后不影响车辆正常使用,以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需求。
后轮架17由工字架17a、减震器17b、导向片17c以及其上转动轴17d、17e、17f构成,工字架一端通过转动轴17f连接后轮18,另一端通过转动轴17e连接电池梁14,转动轴17f连接减震器17b的一端,减震器17b另一端连接于传动轴17d上,转动轴17d连接于导向片17c上。
电动车的折叠方式为,随着车座8抬起,上转向块12离开减震弹簧10继续沿转向柱11a向上运动,此时车座梁6与转向柱11a渐渐合拢,同时电池梁14与转向柱11a渐渐合拢;当上转向块12到达转向柱11a靠近握把一端之顶部时,车体合拢完毕。
附图说明
图1为除去一侧脚蹬后的车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完整车辆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除去一侧脚蹬和一侧车座梁的中央支撑位置示意图。
图4为折叠后的车辆示意图。
图5为后轮架装配图。
图6为车辆侧视图。
图7为后轮架与车辆关系示意图。
图8为车座梁一侧金属板或型材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洋,未经刘洋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3914.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