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辆发电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1510241232.0 | 申请日: | 2015-05-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109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施玉姣;刘汉岭;梁爽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N11/00 | 分类号: | H02N11/00;H02S10/12;H02S10/00;H02J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朱俊跃 |
地址: | 315000 浙江省宁波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辆 发电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交通工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车辆发电系统。
背景技术
汽车作为重要的交通工具,虽然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出行,同时也成为空气污染日益严重的一个主要污染源,如何在保障人们出行的同时又能维护空气的清洁,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目前,为解决汽车污染环境的问题,出现很多具有环保理念的汽车,如,太阳能汽车,风能汽车等,虽然这种环保型的汽车在使用时确实减少了环境的污染,但对于这些能量的转换使用不仅成本高昂,同时其性能不稳定,使用也不方便,并没有被大众所接受。因此,环保汽车的能量运用仍然是目前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利用车辆自身产生能量并转换成电能的环保方式的一种车辆发电系统。
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车辆发电系统,其中,包括:
一温差发电单元,设置于车辆内,用于将所述车辆中发动机与水箱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温度差转化成电能;
一直流电单元,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提供的电能整合成直流电;
一交流电单元,与所述直流电单元连接,用于将所述直流电单元输出的直流电转化成交流电并向所述车辆供电。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本系统还包括:
压电式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内,用于将重物产生的压力转化成电能并提供给所述车辆;和/或,
风轮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上,用于将风能转化成电能并提供给所述车辆;和/或,
太阳能发电单元,设置于所述车辆上,用于将太阳能转化成电能并提供给所述车辆。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所述温差发电单元还包括:
温差发电片,与所述发动机和所述水箱连接,用于将所述发动机作为热源和所述水箱作为冷源之间产生的温度差转化成电能;或/和,
所述热源为汽车尾气管。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压电式发电单元包括;
压电式传感器,与所述车辆的地板连接,用于当有重物作用在所述地板上时,将产生的压力转换成电能;
电流放大器,与所述压电式传感器连接,用于将产生的电能与所受压力成正比的输出。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所述风轮发电单元包括;
风轮机,设置在所述车辆的外表面,用于在风力的驱动下产生的风能;
发电机,与所述风轮机连接,用于将所述风轮机产生的风能转化成电能并输出。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所述太阳能发电单元包括;
太阳能电池板,设置在所述车辆外表面的顶部,用于收集太阳能,并将所述太阳能转换成电能;
控制器,与所述太阳能电池板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太阳能转换成的电能并对负载供电。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所述直流电单元包括;
整流电路,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连接,用于将从所述温差发电单元收集到的电流整流滤波后形成直流电;
蓄电池,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存储所述直流电。
上述的车辆发电系统,其中,所述交流电单元包括;
离网逆变器,与整流电路连接,用于将所述整流电路传输的直流电转换成交流电并向至少一个用电部件供电。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系统利用车辆在行驶过程中自身产生的能量,并将能量转换成所需的电能,达到环保节能的目的,且该系统具有较好的稳定性,适合广泛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种车辆发电系统的一种结构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作为本发明的限定。
如图1所示,一种车辆发电系统;
包括设置于车辆内的温差发电单元,直流电单元,交流电单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未经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41232.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