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雏鹅病毒性肝炎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37326.0 申请日: 2015-05-12
公开(公告)号: CN104804084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张兴晓;侯艳霞;王秀云;张丽娜;李文超 申请(专利权)人: 鲁东大学
主分类号: C07K16/10 分类号: C07K16/10;C07K16/02;A61K39/42;A61P31/14
代理公司: 北京科亿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50 代理人: 李素红
地址: 264025 山东*** 国省代码: 山东;37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病毒性肝炎 抗体 制备 方法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属于兽用抗体制备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雏鹅病毒性肝炎抗体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多流行于冬春季的鸭甲型肝炎病毒(Duck Hepatitis A Virus;DHAV),是一种鸭急性接触性传播性病毒,1~2周雏鸭最易感。DHAV从基因型可分为1,2,3型,引起雏鸭发病的主要为1,3型病毒。DHAV主要导致雏鸭运动失调、转圈、两脚痉挛后踢,头向后背等神经症状,该病发病急,传播快,雏鸭常在发病后几个小时内死掉。近年来,有研究报道雏鹅发生病毒性肝炎,但由于病因复杂,尚未有明确的报道确定鹅的病毒性肝炎病原是鸭甲型肝炎病毒,对该病原也没有进行分类研究的报道。我们先前研究证明,从发病小鹅瘟的雏鹅肝脏中分离获得的病原为鸭甲型肝炎病毒基因3型,从而将该病原予以明确,并在此基础上研究发现该病毒基因3型也能够感染雏鹅,导致1~2周龄雏鹅发病并且死亡,且流行病学调查表明,发生小鹅瘟的雏鹅携带该病毒的阳性率较高,达到20~30%。

传统上,防治鸭甲型肝炎的方法是使用鸭肝炎抗体。通过利用灭活的鸭甲型肝炎疫苗对产蛋鸡进行多次免疫,可获得安全、高效的卵黄抗体。但是,尚没有文献报道对鹅源鸭甲型肝炎基因3型病毒感染雏鹅是如何进行治疗和预防的,也未见有制备相应的抗体的报道。

产蛋鸡易于规模化饲养,产蛋率高,是大批量生产卵黄抗体的理想动物。应用异源动物鸡制备卵黄抗体,不但减少了同源疫病传染的危险,也为研制其他疫病的异源高免卵黄抗体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卵黄抗体是指从免疫禽蛋中提取出的针对特定抗原的抗体,由于卵黄中仅有IgG类抗体,故称其为卵黄免疫球蛋白IgG(egg yolkimmunoglobulins),简称为IgY。卵黄抗体的研究始于19世纪末,1893年,Klemperer发现了卵黄中富含抗体;1934年Jukes的实验证明母鸡血清中的抗体可以转移到卵黄中,从而为雏鸡提供被动免疫保护。Patters等的试验证实,相对别的血浆蛋白,IgG被选择性的转运到卵泡中。1969年,Leslie和Clem将这种抗体命名为IgY。

卵黄抗体的形成过程是:当机体受到外界特异性抗原(尤其是灭活抗原)的刺激后诱发一系列的免疫应答反应,激发B细胞分化成能分泌特异性抗体的浆细胞,分泌大量的特异性抗体进入血液中。同时在产蛋禽体内,血液中的特异性抗体IgG(所有亚群)由卵巢IgG受体的介导逐步进入到卵巢滤泡和输卵管中,并在卵黄中蓄积起来,也正是由于这种卵黄累积作用,使卵黄中的IgG明显地高于血清中的含量,而血清中的其他抗体(主要是IgM,IgA)与输卵管中的卵白白蛋白一起混入到鸡蛋白中。

卵黄抗体在多种环境中有较高的稳定性,在低于75℃条件下,卵黄抗体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90℃处理15min后,大部分卵黄抗体丧失结合活性,在pH<4时,仅有少量卵黄抗体失去活性。在pH4-12范围内,卵黄抗体的结合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在pH>12时,卵黄抗体迅速失去结合活性。实验表明,卵黄抗体具有耐受反复冻融的特性,即使经过5次冻融,其抗原结合活性几乎不受影响。在室温下可保存6个月,4℃保存可达5年以上,活性仅下降5%左右。由于具有这些稳定的理化性质,所以其的开发应用备受人们所关注。

除上述理化特性外,卵黄抗体还有其他重要的生物学特性。卵黄抗体浓度高于血清IgG,单个卵黄(约15mL)含200mg左右的卵黄抗体,自卵黄中获得卵黄抗体较实验动物血清方便。且卵黄抗体不与哺乳动物补体、Fc受体结合,也不与葡萄球菌蛋白A(SPA)或链球菌蛋白G(SPG)结合,卵黄抗体还不与血清中的类风湿因子(RF)结合,可提高免疫学检测的准确性。因而可用卵黄抗体检测粪便中的病毒,因为粪便中经常含有大量SPA,用卵黄抗体检测可避免假阳性结果。卵黄抗体是独特的IgG同种型抗体,同时哺乳动物组织结构较禽类组织具有高度免疫性,卵黄抗体用于哺乳动物检测具有明显的优势,许多高度保守的抗原,在免疫动物后仅产生极小的免疫原性,却可用卵黄抗体进行区分,因此卵黄抗体可用于兽医和人类免疫学的检测。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鲁东大学,未经鲁东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732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