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230814.9 | 申请日: | 2015-05-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71836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武传宇;泮金辉;贺磊盈;谢奇志;李旭平;刘发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A01G1/06 | 分类号: | A01G1/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九洲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101 | 代理人: | 王洪新 |
| 地址: | 310018 浙江省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棘轮 回转 旋转 装置 | ||
1.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机构包括基板(1),以及分别设置在基板上用于装载幼苗的旋转持苗机构、从旋转持苗机构中提取幼苗后转移至下一机构的夹持苗机构以及为旋转持苗机构和夹持苗机构提供动力的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可绕竖直轴线转动地定位在基板上且间隔一定距离布置的第一转轴(15)和第二转轴(6)、通过第一带轮组驱动第一转轴的电机(19)、通过第一棘轮组件将第一转轴动力单向传递给第二转轴的第二带轮组以及防止第二带轮组回转的第二棘轮组件;
所述旋转持苗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二转轴上且对称中心位于第二转轴轴线上的转盘(7)以及等距离布置在转盘周边且用于夹持幼苗的若干个夹具;
所述夹持苗机构包括水平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旋转长臂(12)、固定在旋转长臂上的双程气缸(11)以及由双程气缸推动并用于夹持幼苗的气动手指(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棘轮组件由固定在第一转轴底端第一棘轮(25)、可摆动地定位在第二主动带轮底面且与所述第一棘轮的棘齿啮合的第一棘爪(26)以及将所述第一棘爪顶压在棘齿上的弹簧组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棘轮组件由同轴穿套在第二转轴外圆周面且与基板固定的第三转套(30)、固定在第三转套(30)上的第二棘轮(28)、可摆动地定位在第二被动带轮端面且与所述第二棘轮的棘齿啮合的第二棘爪以及将所述第二棘爪顶压在棘齿上的弹簧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带轮组包括固定在第一转轴底端的第二主动带轮(22)、固定在第二转轴底部的第二被动带轮(27)以及在第二主动带轮与第二被动带轮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二同步带(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带轮组包括固定在电机输出轴上的驱动轮、固定在第一转轴上的从动轮以及在驱动轮与从动轮之间传递动力的第一同步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定位在第一转套(17)中,所述第二转轴通过轴承可转动地定位在第二转套(8)中。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棘轮式防回转旋转持苗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套固定在基板上;所述第二转套同轴穿插在第三转套内腔的同时又固定在基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理工大学,未经浙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3081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成活率的苹果树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一种茄子嫁接丰产的培育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