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27100.2 | 申请日: | 2015-05-06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1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9-05 |
发明(设计)人: | 丁玮;孙强;柯胜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11/02 | 分类号: | F24F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李轩,吴兰柱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调 系统 及其 控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空调控制领域,特别是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在外控变排量压缩机控制领域的研究比较活跃,中国申请号为01111918.7、200510111072.4、201110135733.2、201220468901.X中公开的内容都对外控变排量压缩机的控制器及控制算法进行了相关阐述。但是,对于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在小排量时的控制方法并没有涉及。当外控变排量压缩机工作在中高排量时,空调系统消耗大部分能量用于制冷,只有小部分能量用于压缩机内的活塞往复运动。然而,当压缩机在小排量工作时,大部分能量被活塞的往复运动所消耗。与压缩机在中高排量工作时相比,在小排量工作时压缩机的效率降低明显,与此同时,空调系统很容易处于过冷状态,为了使人体处于舒适状态,经过蒸发器的空气还需进行额外的加热,即需要一定比例的混风,这样一来,不可避免地造成了热负荷的增加,进一步导致整车油耗的上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节能型车用空调系统以及一种节能、降低车辆油耗的车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包括:
压缩机,其转轴上装配有带轮;
冷却装置,其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
控制模块,其与所述压缩机电连接;
离合器,其设置在所述压缩机的转轴上且靠近所述带轮,该离合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环境传感器,其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冷却装置包括:
冷凝器,其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
蒸发器,其与所述压缩机相连通;
膨胀阀,其与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相连接。
优选地,所述蒸发器上设置有蒸发器温度传感器,该蒸发器温度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
优选地,所述环境传感器包括:室外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强度传感器、驾驶舱温度传感器、设定温度传感器、发动机转速传感器、空调出风口温度传感器、冷却风扇转速传感器。
优选地,所述控制模块为单片机或可编程控制器。
一种车用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下述步骤:
控制模块接收来自环境传感器获得的环境信号;
基于所述环境信号控制模块输出相应的排量控制信号至压缩机;
将排量控制信号与设定的阈值比较,
若排量控制信号大于设定的阈值,维持离合器与带轮的吸合;
若排量控制信号小于设定的阈值,则控制模块根据排量控制信号和环境信号确定占空比;
根据确定的占空比,获得离合器与带轮需断开的时间并切断离合器与带轮;
延迟上述断开时间后,离合器与带轮吸合。
优选地,所述环境信号包括:室外温度信号、湿度信号、光照强度信号、驾驶舱温度信号、设定温度信号、发动机转速信号、空调出风口温度信号、冷却风扇转速信号、蒸发器温度信号。
优选地,设定的阈值经过试验标定测得。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其在压缩机的转轴上加装离合器,通过环境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号控制离合器与压缩机上带轮的吸合,以此来控制发动机是否向压缩机输出动力,从而带动压缩机进行制冷。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车用空调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能够提高压缩机在小排量工况时的工作效率,防止空调系统处于过冷状态,避免通过混风消耗过多的能量,从而降低了空调能耗,减少了燃油消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系统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车用空调系统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中附图标记为:20压缩机、22低温低压的冷媒、26高温高压的冷媒、28冷凝器、30膨胀阀、32蒸发器、38带轮、40离合器、42离合器控制信号、44排量控制信号、50控制模块、60蒸发器温度信号、62室外温度传感器、64湿度传感器、66光照强度传感器、68驾驶舱温度传感器、70设定温度传感器、72发动机转速传感器、74空调出风口温度传感器、76冷却风扇转速传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710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空调系统
- 下一篇:压缩机运行调度方法、系统及空调机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