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测试设备及其测试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226813.7 | 申请日: | 2015-05-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7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段宗涛;康军;唐蕾;郑西彬;李莹;王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4W24/00 | 分类号: | H04W24/00;H04W84/12;H04L12/26;H04L29/08 |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徐文权 |
| 地址: | 710064***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联网 wifi 无线网络 性能 测试 设备 及其 方法 | ||
1.一种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测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测试启动探测模块、测试结束探测模块、性能测量模块、测试控制模块;
所述测试启动探测模块用于获取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入时间,并将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入时间通过有线网络传输给测试控制模块;
所述测试结束探测模块用于获取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出时间,并将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出时间通过有线网络传输给测试控制模块;
所述性能测量模块用于进行对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的性能测量,获得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参数;将获取的数据通过有线网络传输给测试控制模块;
所述测试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测试启动探测模块通过有线网络发来的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入时间,触发对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的性能测试,并根据测试结束探测模块通过有线网络发来的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出时间,终止对被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的性能测试,并根据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入时间和驶出时间计算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平均行程速度,并根据获得的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参数计算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设备综合性能参数。
2.一种基于权利要求1所述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测试设备的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记录测试静态基本信息,并启动测试车辆通过测试区域;所述测试静态基本信息包括:测试IC卡卡号、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编号;
步骤S120:测试启动探测模块获取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入时间,并根据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入时间触发对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的性能测试;
步骤S130:进行对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的性能测试,获得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参数;
步骤S140:获取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出时间,并根据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驶出时间终止对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的性能测试;
步骤S150:获取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通过测试区域的平均行程速度;并根据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参数计算被测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设备综合性能参数。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联网车路WiFi无线网络性能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30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S131)性能测量模块为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分配16bit短地址;
S132)性能测量模块向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以2秒为周期循环发送探测数据包;探测数据包包括短包和长包,短包长度为64字节,长包长度为1065字节,探测数据包中具体包括的信息有:探测数据包序号、目标节点地址和探测数据包发送时间T1;相应的,性 能测量模块接收被测车联网车载WiFi无线网络设备返回的响应数据包;短包,长包具体的响应数据包长度分别为64字节和1065字节,响应数据包中具体包括的信息有:接收到的探测数据包序号、源节点地址、探测数据包发送时间T1、探测数据包接收时间T2和响应数据包发出时间T3;
S133)监测每个探测数据包和响应数据包信息,根据探测数据包序号,记录性能测量模块接收到响应数据包的接收时间T4;
S134)根据每个探测数据包序号,利用式(1)计算并记录一次延迟测试样本值:
一次延迟测试样本值=(T2-T1)+(T4-T3) (1)
在一个测试周期2秒内,根据所述的探测数据包序号,当没有接收到所述的响应数据包,则判定为发生一次丢包;记录所述测试过程中的所述丢包事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26813.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