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汽车换挡力的测量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12209.9 | 申请日: | 2015-04-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75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1-17 |
发明(设计)人: | 陈慰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L5/22 | 分类号: | G01L5/22 |
代理公司: | 北京维澳专利代理有限公司11252 | 代理人: | 王立民,江怀勤 |
地址: | 23060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换挡 测量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工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换挡力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汽车产业的迅速发展,变速箱的种类越来越多,其中有手动变速箱、自动变速箱、以及手自一体变速箱等,对于手动变速箱来说,变速箱的换挡力来自驾驶人员施加于换挡杆的力,因此,适当的换挡力是评价变速箱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换挡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影响驾驶的舒适性,
在变速箱的研制阶段,换挡力测量这一项工作是必不可少的,现有技术中,有两种方案,一是采用拉力器测量法,即通过人手拉动拉力器,此方案拉力不均匀,且当拉力达到换挡力时,操作杆震动且产生较大惯性,造成测量数据误差大,测量结构不准确;二是采用计算机测量法,即利用计算机等精密仪器来测量,此方案需要在变速箱上布置传感器和线束,再连接电脑进行读取数据,操作复杂,成本过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换挡力的测量装置,操作简单方便,且数据准确可靠。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换挡力的测量装置,包括拉力计、支撑所述拉力计的固定机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架的调节板,所述拉力计置于所述调节板内,所述拉力计的拉钩勾挂于汽车的换挡摇臂远离变速箱的一端;所述拉力计远离所述拉钩的一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驱动所述拉力计向远离所述换挡摇臂的一侧移动并对所述换挡摇臂形成拉力,且所述调节板调节所述拉力的作用线始终与所述拉钩的拉伸方向一致。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拉力计的齿条,和啮合于所述齿条的齿轮。
优选地,所述驱动部包括连接于所述拉力计的螺杆、螺接于所述螺杆的螺纹联接件,和限制所述螺纹联接件沿所述螺杆轴向移动的第一限位部。
优选地,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固接于所述固定机架的支撑板,和连接于所述支撑板的套管,所述套管套装于所述螺杆外,且所述套管的端面与所述螺纹联接件抵靠。
优选地,还包括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设于所述螺杆的转动行程之内。
优选地,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设于所述套管的止动槽,和设于所述螺杆的止动块;所述止动槽沿所述套管的轴向开设,所述止动块嵌入所述止动槽内。
优选地,还包括设有滚轮组的托盘,所述托盘通过所述滚轮组滚动连接于所述调节板内,且所述拉力计置于所述托盘内。
优选地,还包括设于所述固定机架的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与所述固定机架垂直相接,汽车变速箱安装于所述安装板。
优选地,所述拉钩和所述换挡摇臂之间还设有距离调节机构。
优选地,所述距离调节机构包括链条或拉丝。
本发明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换挡力的测量装置,包括拉力计、支撑所述拉力计的固定机架,和转动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架的调节板,所述拉力计置于所述调节板内,所述拉力计的拉钩勾挂于汽车的换挡摇臂远离变速箱的一端;所述拉力计远离所述拉钩的一端设有驱动部,所述驱动部带动所述拉力计向远离所述换挡摇臂的一侧移动并对所述换挡摇臂形成拉力,且所述调节板调节所述拉力的作用线始终通过所述调节板的转动中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拉力计放置在可转动的调节板内,并在拉力计远离拉钩的一端设置驱动部,当驱动部驱动拉力计向远离换挡摇臂的一侧移动时,调节板可根据拉力的作用线转动,以便自动调整其与固定机架的相对位置,从而使得拉力的作用线始终与拉钩的伸出方向一致,保证了拉力方向的稳定性,较现有技术中的方案相比,减小了拉动过程中的晃动,测量数据更加准确,同时,该装置操作简单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测量装置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2为本发明的托盘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3为本发明的螺杆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一限位部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图5为本发明的第二限位部的一个实施例的轴测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测量装置;10-拉力计;11-拉钩;20-固定机架;21-固定板;211-腰形孔;22-安装板;221-条形孔;30-调节板;41-螺杆;制动块411;42-螺纹联接件;43-第一限位部;431-支撑板;432-套管;433-止动槽;50-第二限位部;60-托盘;70-链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介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安徽江淮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220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