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人工重构孢璧的灵芝孢子粉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510211953.7 申请日: 2015-04-28
公开(公告)号: CN104800249A 公开(公告)日: 2015-07-29
发明(设计)人: 黄训端;沈秀军;何艳云;黎凌云;李明 申请(专利权)人: 安徽大学
主分类号: A61K36/074 分类号: A61K36/074;A23L1/28
代理公司: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代理人: 余成俊
地址: 230601 安徽省*** 国省代码: 安徽;34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人工 重构孢璧 灵芝 孢子 及其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灵芝孢子精深加工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人工重构孢璧的灵芝孢子粉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灵芝自古以来被誉为“仙草”,具扶正固本功效。灵芝担孢子是灵芝在生长成熟期,从菌褶中弹射出来的极其微小的卵形生殖细胞。灵芝担孢子内含有蛋白质和氨基酸类、糖肽类、维生素类、胡萝卜素、甾醇类、三萜类、生物碱类、脂肪酸类、内脂和无机离子等。灵芝担孢子是灵芝的精华,其生物活性成分含量是灵芝子实体的70倍以上。灵芝担孢子有预防和治疗肿瘤、降血压血糖胆固醇、促新陈代谢、防细胞老化、抑制血小板凝集等功效,其保健作用和药用价值得到了广泛认可。

自然收集的灵芝担孢子呈粉末状,俗称灵芝孢子粉,每个孢子大小约4.9μm-9.5μm。灵芝担孢子具有复杂的孢璧结构,由内、外孢璧及支柱连接,其化学构成以几丁质(52.08%-57.64%)为主,以及Si、Ca的大量沉积,孢璧结构结实坚硬。由于人体缺乏消解几丁质的酶类,几丁质又不易为胃酸降解,摄入人体后灵芝孢璧不被消化,坚硬的孢璧结构限制了孢子内在生物活性成分释放与功效发挥,在机体内利用度低下。

为克服孢璧障碍,大量文献报道了破拆灵芝孢子孢壁的研究成果,多种技术方法如壁酶解、孢子萌发、机械碾压、超声、微波、冷冻等被应用,破壁技术的不断完善大大提高了灵芝孢子粉的破壁率。目前,市场上大量流通高破壁率的灵芝孢子粉,其破壁率达到95%以上,甚至99%,孢子破壁技术在提升效用价值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尽管破壁灵芝孢子粉提高了生物利用度,然而,在实际应用中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破壁后,灵芝孢子结构受到严重破坏,由于缺少 外保护层,萜烯类、脂肪酸类、糖肽类、维生素类等内容物易发生氧化反应,导致孢子粉变质,货架期缩短;第二、灵芝孢子粉本身就略带苦味,破壁后生物碱类物质等导致苦涩味加重,口感变差;第三、破壁后孢子粉的比表面积增加,表面能也显著增加,粒子处于非稳定状态,从而出现团聚现象,分散性较差。分散性不好,不利于配伍、包装、冲泡等环节的应用。这说明破壁技术还不能完全解决灵芝孢子中存在的问题,高破壁灵芝孢子粉显然还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

本发明基于灵芝孢子的孢壁结构与特性,以破壁的灵芝孢子粉为原料,选择天然植物多糖、植物蛋白等为外壁材料,以生物工艺学、结构生物学、生物化学、药用辅料学、制剂学等原理为指导,采用人工技术为已破壁的灵芝孢子重新构建新的外壁,获得了具有人工外壁的新型灵芝孢子产品。由于建立了新的孢壁外保护层,解决了破壁灵芝孢子的稳定性、掩味性、分散性等方面存在问题,同时,由于外壁选材为天然可溶于水的生物大分子,易于崩解,确保重构孢璧的灵芝孢子与破壁孢子具有同样高的生物利用度。

目前,尚未见人工重构灵芝孢壁孢子粉的有关文献或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灵芝孢子粉深加工产品及其制备方法,具体地是对已破壁的灵芝孢子,采取人工技术重新构建完整孢壁,获得人工重构孢璧的灵芝孢子粉,确切地说,所述人工重构孢璧特指破壁孢子外层人工构建的薄膜状保护层。

本发明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以破壁灵芝孢子的残存孢璧为固着依附体,在溶胶状态下挂裹透明外壁材料,通过均质匀挂、雾化造粒、干燥定形程序,使外壁材料固化而形成新的人工孢璧,从而制备灵芝孢子粉加工新产品,即人工重构孢璧的灵芝孢子粉。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将可溶性天然外壁材料在50℃-60℃的温热条件下溶解,添加助剂配制成总浓度为1%-5%的溶胶液,按胶液质量10%-20%添加破壁灵芝孢子粉,分散混合后,在20MPa-60MPa条件下均质匀挂2次-4次, 在喷雾干燥器中雾化造粒、干燥定形,雾化器频率45Hz-55Hz,进样量0.1mL/min-0.8mL/min,进风温度180℃-220℃,出风温度80℃-120℃,干燥后收集产物,过筛,包装,贮存。

所述破壁灵芝孢子粉为破壁率99%以上,通过筛分,获得粒径范围5.0μm-9.0μm高纯粉状物。

所述外壁材料主要为天然生物大分子,包括可溶性多糖或其衍生物、可溶性蛋白或其衍生物、或按一定比例混合的多糖与蛋白的组合物。

所述的可溶性多糖为植物源的大分子,包含淀粉、纤维素醚、果胶、阿拉伯胶、海藻酸钠、结冷胶、甘露聚糖、卡拉胶、瓜尔胶以及具有成膜性其他植物多糖,或上述多糖的衍生物的至少一种或一种以上。

优选的,可溶性多糖为淀粉或羟丙基甲基纤维素。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大学,未经安徽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1195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