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9556.6 | 申请日: | 2015-04-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4442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1 |
发明(设计)人: | 李祖仲;何锐;房建宏;郭成斌;徐安花;赵泽鹏;郑睢宁;张庆法;华敏;陈骞 | 申请(专利权)人: | 长安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95/00 | 分类号: | C08L95/00;C08L63/00;C08L23/06;C08L23/12;C08K13/02;C08K3/34;C08K3/16;C08K5/098;C08G59/50;C04B26/26 |
代理公司: | 成都坤伦厚朴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1247 | 代理人: | 刘坤 |
地址: | 710064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沥青路面 微表处 盐化 颗粒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原料组分:盐化物粉体、双酚A型环氧树脂、多元胺类固化剂、芳烃油、聚烯烃和层状硅酸盐;所述盐化物粉体由氯盐、醋酸盐和溴盐组成;所述多元胺类固化剂为二乙烯三胺、三乙烯四胺或二乙烯基丙胺;所述层状硅酸盐为蒙脱石、膨润土或云母;
所述原料组分质量百分比为:盐化物粉体66%~71%、双酚A型环氧树脂7.8%~9.1%、多元胺类固化剂4.2%~4.9%、芳烃油6.3%~8.4%、聚烯烃2.7%~3.6%和层状硅酸盐8%~11%;
其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多元胺类固化剂的质量比为65:35;所述芳烃油与聚烯烃质量比为7:3。
2.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化物粉体中氯盐、醋酸盐和溴盐质量比为7:2:1。
3.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化物粉体中氯盐包括: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钠;其中,所述氯化镁、氯化钙和氯化钙质量比为1:1:3。
4.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化物粉体中醋酸盐包括:醋酸钙镁和醋酸钙;其中,所述醋酸钙镁和醋酸钙质量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1 所述一种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盐化物粉体中溴盐包括:溴化钠和溴化钙;其中,所述溴化钠和溴化钙质量比为1:1。
6.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沥青路面微表处的盐化物颗粒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 在90℃~ 120℃温度下,将芳烃油与聚烯烃搅拌混匀,冷却至常温,形成乳白色稀稠油脂状的混合物A,备用;其中,所述芳烃油与聚烯烃质量比为7:3;
(2) 将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多元胺类固化剂搅拌混匀,得到混合物B,将得到的混合物B,温度保持在48℃~ 52℃条件下,备用;其中,所述双酚A型环氧树脂与多元胺类固化剂的质量比为65:35;
(3) 首先将氯盐、醋酸盐和溴盐组成的盐化物粉体投入拌料筒内混合,搅拌3~5min,再依次加入混合物A,混合物B和层状硅酸盐,搅拌20 ~ 30min,直至形成均匀的团状塑性体,将团状塑性体置于60℃的养护箱中,养护3~4h;所述层状硅酸盐为蒙脱石、膨润土或云母;
(4) 将养护后的团状塑性体置于螺旋造粒机中,对团状塑性体进行挤压、切割,再置于50℃的养护箱中,养生4 ~ 6h,即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长安大学,未经长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9556.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乳化沥青、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下一篇:一种电缆橡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