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有效
申请号: | 201510201585.8 | 申请日: | 2015-04-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02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彭高培 | 申请(专利权)人: | 彭高培 |
主分类号: | E01C1/04 | 分类号: | E01C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合德专利事务所 11244 | 代理人: | 王文会;刘榜美 |
地址: | 61008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换乘 直通 公交 多维 交通 路网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道路交通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
背景技术
世界上第一条地铁始于1863年英国伦敦,其目的是利用地铁取代城市马车交通,开创城市交通现代化的新纪元。25年后,德国奔驰(内燃机)汽车商业上市,由于汽车产量有限,许多城市出现有轨电车。上世纪中叶,特别是二战后,城市交通出现严重拥堵。现有多元(地铁、轻轨、汽车等)交通模式,其特点是即使修建足够多的地铁,也只能维持城市交通不瘫痪。特别是在早、晚高峰期,本为动态交通(城市立交、隧道、环形高架等)却全部沦为静态交通(断肠停车场)。届时,车速、通行量锐减,许多城市车速不足15km/h,出现道路“太平间”和道路“接生房”。绝非个案。
多年以来,汽车地下化倍受世界各国政府和学者关注。汽车地下化从本质上讲,就是敷设地下高速公路(简称地高)。敷设地高障碍有三:一、从汽车角度,现有汽车存在“环保”和“安全”两大难题;二、从岩土角度,现有岩土工程采用抗力支护理论(即土体支护理论),灾难性事故频发,而视盾构为唯一安全工法;三、从道路角度,如果不能研发新型立交取代现有立交,汽车地下化等于隧道化。汽车地下化只是纸上谈兵。
研究资料表明:地下空间既可敷设地铁交通,亦可敷设汽车交通(汽车地下化),两者均具快速、准点、大容量等特点,但后者多项指标优于前者。
难以接受的是:城市交通“拥堵”其始作俑者竟是联合国“地空门”。所谓联合国“地空门”是指联合国(资源委员会)将地下空间资源开发利用锁定在地铁模式上,并视为可持续发展模式,放弃城市多维空间(地上、地下)资源开发利用创新,致使全球出现城市“综合症”,城市交通苦不堪言,甚至令人恐惧,其论点称为联合国“地空门”。
随着科技飞速发展和创新力度加大,智能汽车实现“电动”和“自动”、即“环保,,和“安全”,以及岩土工程理论创新获得重大突破(由抗隆支护理论取代抗力支护理论),使汽车地下化一、二障碍获得妥善解决。研发新型立交,开发智能一元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简称智能路网或智能道路)乃当务之急。
基于上述背景,本发明坦然地、自信地向联合国“地空门”叫声“不”,唯有本发明(智能道路)与智能汽车相辅相成,构成智能交通,实现一次彻底城市交通革命,确保全球城市可持续发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用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所述一站换乘直通公交式多维交通路网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多维交通路网;二是一站换乘直通公交;
所述多维交通路网由地面快速路网和地高高速路网组成,地面快速路网利用斑马平交、换向立交构成;地高高速路网利用换向立交构成。
所述一站换乘直通公交由直通公交和一站换乘构成,直通公交设置道路中间;一站换乘采用换乘竖梯、斑马竖梯、斑马地下平台、地上非机平台等实现,其公交称为一站换乘直通公交。
进一步的,所述换向立交有双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单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拓宽式同层双换向上层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加高式同层双换向上层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双道式上层独立上跨换向立交、双共道下层下穿换向立交、单共道下层下穿换向立交、拓宽式同层双换向下层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加深式同层双换向下层独立下穿换向立交、双道式下层独立下穿换向立交。
进一步的,所述双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设置上层换向左匝,双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上跨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所述上跨换向左匝由上跨分离点至上跨切入点;直通换向左匝与上跨换向左匝于同一道,形成直通上跨左匝共道、左右共道。
进一步的,所述单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设置上层换向左匝,单共道上层上跨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上跨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所述上跨换向左匝由上跨分离点至上跨切入点;直通换向左匝与上跨换向左匝于同一道,形成直通上跨左匝共道。
进一步的,所述拓宽式同层双换向上层独立上跨换向立交设置上层换向左匝,拓宽式同层双换向上层独立上跨换向立交由直通线、上跨线、直通换向左匝、上跨换向左匝、直通右匝和上跨右匝组成;所述直通换向左匝由直通分离点至直通切入点;所述上跨换向左匝由上跨分离点至上跨切入点;上跨换向左匝、直通换向左匝两者于同道同层,避免两者共道,直通换向左匝向外拓宽,增设拓宽段,使其换向左匝各自独立互不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彭高培,未经彭高培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20158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焊接蜂窝应急机场抢建道面板
- 下一篇:膨化型纸板制造工艺及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