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194163.2 | 申请日: | 2015-04-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6963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3-08 |
发明(设计)人: | 李本侠;张林林;胡路阳;聂士斌;郝勇敢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M4/36 | 分类号: | H01M4/36;H01M4/48;B82Y4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双收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1241 | 代理人: | 王菊珍 |
地址: | 232001 安徽省淮南***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制备 金属 氧化物 碳纤维 纳米 复合材料 方法 | ||
1.一种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称取脱脂棉,用去离子水清洗干净后,待用;
(b)称取金属盐溶于去离子水中,配制含有相应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溶液,其中金属离子浓度在0.05~0.1mol/L范围内;
(c)把步骤(a)中清洗后的所述脱脂棉浸泡在步骤(b)中所述金属离子的前驱体溶液中,在80-100℃静置12-24小时后,取出脱脂棉,经洗涤、干燥后获得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脱脂棉;
(d)最后把步骤(c)中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脱脂棉置于氮气炉中,升温至500-600℃保温2-5小时,得到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盐为草酸钛钾、二水合乙酸锌、六水合三氯化铁中的一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金属氧化物为TiO2、ZnO、Fe2O3中的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金属氧化物的形貌有排列均匀的针状团簇,片状粒子或分布均匀的球形粒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获得的纳米复合材料含金属氧化物的质量分数在20%~50%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中所述负载有金属氧化物的脱脂棉置于氮气炉中,升温速率是2℃/min。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意一项所述的制备金属氧化物-碳纤维纳米复合材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中所述脱脂棉为商业脱脂棉、利用天然棉花自制的脱脂棉或高分子纤维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理工大学,未经安徽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941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