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嵌合抗原受体双阴性T细胞的构建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9391.0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8959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2 |
发明(设计)人: | 范国煌;陈曦;李润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范国煌 |
主分类号: | C12N15/867 | 分类号: | C12N15/867;C12N15/12;C12N5/1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 31272 | 代理人: | 夏海天 |
地址: | 200000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嵌合 抗原 受体 阴性 细胞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双阴性T细胞的构建方法,尤其涉及一种嵌合抗原受体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技术,是利用基因工程和病毒转染技术给杀伤性T细胞构建一个外源性的嵌合抗原受体,使其可以特异性识别肿瘤标志物,并促进CAR-T细胞增殖、活化,持续性发挥肿瘤杀伤功能的技术。由于其对CD19+急性B淋巴细胞白血病的卓越的临床试验结果,已经引起医学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最有希望治愈肿瘤的疗法。
然而,当前的CAR-T临床试验都是从患者自体内分离出T细胞进行CAR-T细胞的制备,这就对患者的T细胞质量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临床应用上对患者的T细胞占PBMC的比例、T细胞增殖和激活能力,以及T细胞的杀伤功能等均有较高的适用性标准。临床试验实践中发现,超过80%的患者的T细胞达不到CAR-T细胞制备的要求,因此大多数患者无法从现行的CAR-T治疗中受益。鉴于这一问题,同源异体类CAR-T的制备成为研究的热点。
目前的一个研究方向是通过基因敲除技术将同源异体来源的T细胞的T细胞受体(TCR)敲除(TCR-KO)后,使其失去MHC限制的特性,然后纯化出TCR敲除的T细胞,再进行CAR-T细胞的制备,使之发挥肿瘤杀伤作用而避免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但在实际应用中遇到很大的技术瓶颈,主要原因是用于基因敲除技术的CRISPR-Cas9等载体分子量较大,导入T细胞困难、其基因敲除的效率低下。并且,如果使用病毒转染的方式导入CRISPR-Cas9等载体,又会出现嵌合抗原受体二次病毒转染的抵制现象,因此TCR-KO-CAR-T细胞得率极低,不能进行大规模制备,应用性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以上问题,提供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双阴性T细胞的构建方法,利用CD3+/CD4-/CD8-双阴性T(DN T)细胞的抗肿瘤特性和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的非限制性,结合已有的嵌合抗原受体技术,构建出一种新型的嵌合抗原受体双阴性T细胞(CAR-DN-T)。DN-T细胞可从正常人外周血中分离纯化,利用我们创建的独特激活和病毒转染方式,可高效地使其转染上特定的嵌合抗原受体,特异性杀伤嵌合抗原受体识别的肿瘤细胞。实验数据显示制备的CAR-DN-T细胞不具有MHC限制性,不会引起移植物抗宿主疾病(GVHD),可以回输到其他适应症患者体内进行同源异体式的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CAR-T细胞)临床治疗,是一种新型的CAR-T细胞,可以快速进行推广和产业化。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达到上述技术效果,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嵌合抗原受体双阴性T细胞的构建方法,根据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的特性,体外分选出纯化的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利用多种细胞因子信号通路和TCR信号通路协同作用的原理,筛选出适合于双阴性T细胞激活和病毒转染的体外培养方案,能够快速、可控的激活双阴性T细胞,并将特定的嵌合抗原受体用慢病毒转染技术高效率表达于双阴性T细胞上,制备出CAR-DN-T细胞,使其能特异性的识别嵌合抗原受体对应的肿瘤细胞,促进CAR-DN-T细胞的进一步活化和增殖,并快速杀伤肿瘤细胞。
进一步的,所述体外分选方案为,利用CD4/CD8生物素标记抗体阴性分选和CD3/CD28磁珠标记抗体阳性分选联合使用,分选出高纯度的CD3+/CD4-/CD8-双阴性T细胞,然后对纯化的双阴性T细胞加入特定配比混合的细胞因子混合液刺激,培养72小时后进行嵌合抗原受体病毒转染,得到高比例的CAR-DN T细胞。
优选的,所述细胞因子混合液包括:IL-2、IL-15、GMCSF、TNFα、IFNγ。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范国煌,未经范国煌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939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