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提高气体增压效果的低温液体贮箱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88404.2 | 申请日: | 2015-04-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63752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磊;厉彦忠;马原;刘展;朱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F02K9/60 | 分类号: | F02K9/60 |
代理公司: | 西安智大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 61215 | 代理人: | 贺建斌 |
地址: | 710049***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气体 增压 效果 低温 液体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低温液体火箭燃料贮箱压力管理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可提高气体增压效果的低温液体贮箱。
背景技术
运载火箭升空阶段,低温液体燃料必须以一定的压力自贮箱底部排出持续供给发动机。通常采用增压输送系统来保证这一过程的顺利实现,即通过向燃料贮箱气枕区注入气体形成基本稳定的高压环境,驱动液体推进剂顺利输送。降低增压气体消耗量是增压系统优化设计的主要目标。现有的发射水平,进入地球近地轨道(LEO)的发射成本约为每千克10,000~20,000美元。降低增压气体消耗量可显著降低发射成本,除了气体自身质量降低所带来的收益外,硬件质量(气瓶、阀门、管道、支撑结构等)减少所产生的收益更加可观。此外,增压系统整体质量的降低也有利于火箭整体布局与安全工作。鉴于此,国内外学者就增压输送系统开展了持续多年的研究,提出可通过增大气体入口温度,即提高单位气体携带能量来降低增压气体的消耗量。据试验测定,采用氦气增压液氢贮箱时,氦气温度每提高100K,气体消耗量降低约10.0~13.0%。然而,该方式增加了火箭系统的复杂性,增压气体温度过高也会对整个燃料系统的安全运行产生不利影响,限制了气体消耗量进一步降低的潜力。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提高气体增压效果的低温液体贮箱,通过抑制气枕与金属壁换热、提高留在气枕区的能量份额来减少气体消耗量,具有结构简单、运行可靠,增压效果显著等优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标,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提高气体增压效果的低温液体贮箱,包括低温液体贮箱,低温液体贮箱底部设有液体推进剂下排口6,低温液体贮箱上部连接的增压输送管1的端头连接有非扩散型消能器2,低温液体贮箱的金属壁3外侧喷涂一层发泡层4,在金属壁3内侧覆盖一层非金属涂层5。
所述的发泡层4外侧覆盖密封层8,密封层8外侧喷涂反射涂料9,密封层8的材料为yΦ7-21,厚度小于1mm;反射涂料9的材料为XΠ-5237,厚度小于0.1mm。
所述的非扩散型消能器2安装于低温液体贮箱轴线,使高温气流流向液面时,气流扫过的区域位于低温液体贮箱轴线区不与金属壁3内侧的非金属涂层5接触。
所述的非扩散型消能器2采用倒锥形结构,锥形扩张角度在保证增压来流不对非金属涂层5产生直接冲击的前提下尽可能大。
所述的发泡层4采用喷涂工艺,材料为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厚度为20~30mm。
所述的非金属层涂层5为EP29LPSP耐低温环氧树脂胶,厚度为0.5~1.0mm,导热系数为0.12W/(m·K),适用范围为4K~408K,在54℃~74℃下热固化6~8小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相对于采用扩散型消能器的增压方案,非扩散消能器可在地面预增压阶段减少46.0%的气体消耗量,而在飞行增压阶段减少16.7%。相对于不采用内部表面处理的燃料贮箱,在贮箱内壁喷涂0.5mm厚发泡层的增压气体消耗量可节省约22%,由此可见,本发明对降低增压气体消耗量有显著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低温液体贮箱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低温液体贮箱的壁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统扩散型消能器7对应低温液体贮箱内物理场分布。
图4为本发明非扩散型消能器2对应低温液体贮箱内物理场分布。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可提高气体增压效果的低温液体贮箱,包括低温液体贮箱,低温液体贮箱底部设有液体推进剂下排口6,低温液体贮箱上部连接的增压输送管1的端头连接有非扩散型消能器2,低温液体贮箱的金属壁3外侧喷涂一层发泡层4,在金属壁3内侧覆盖一层非金属涂层5。
参照图2,所述的发泡层4外侧覆盖密封层8,密封层8外侧喷涂反射涂料9,密封层8的材料为yΦ7-21,厚度小于1mm;反射涂料9的材料为XΠ-5237,厚度小于0.1mm。
所述的非扩散型消能器2安装于低温液体贮箱轴线,使高温气流流向液面时,气流扫过的区域位于低温液体贮箱轴线区不与金属壁3内侧的非金属层5接触。
所述的非扩散型消能器2的结构为倒锥形,锥形扩张角度在保证增压来流不对非金属涂层5产生直接冲击的前提下尽可能大。
所述的发泡层4采用喷涂工艺,材料为聚氨酯硬质泡沫塑料,厚度为20~30mm,具有降低环境漏热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8840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天然气汽化系统及汽车
- 下一篇:燃料喷射控制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