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微生态制剂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78564.9 | 申请日: | 2015-04-1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42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05 |
| 发明(设计)人: | 季烽;王秀颖;温洪宇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师范大学 |
| 主分类号: | A23K1/18 | 分类号: | A23K1/18;A23K1/16;A61K35/741;A61P15/14 |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徐州市***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奶牛 产奶量 生态 制剂 | ||
1.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采用免培养技术结合统计学的方法筛选高产奶量奶牛瘤胃的优势菌,利用纯培养技术获得优势菌的纯种菌株,经发酵培养配伍组合成微生态制剂;按如下操作步骤制备:
(1)测序:抽提荷斯坦奶牛瘤胃液DNA进行PCR扩增,经基因组测序仪高通量测序和分类学分析获得奶牛瘤胃微生物群落组分;
(2)筛选:经统计学分析筛选出高产奶牛瘤胃优势菌,即拟杆菌和瘤胃球菌;
(3)分离纯化菌种:提取奶牛瘤胃液,利用亨盖特滚管法培养瘤胃微生物,选取拟杆菌和瘤胃球菌,进一步提纯并获得大量菌种;
(4)培养:将拟杆菌和瘤胃球菌菌种分别接种于亨盖特滚管法的滚管中37℃恒温培养2-3天;
(5)发酵:将滚管中拟杆菌和瘤胃球菌分别接种于相对应的厌氧发酵罐37℃恒温培养3-5天后,使发酵液降温至20℃;
(6)组合:收集拟杆菌和瘤胃球菌的发酵菌悬液混合均匀;
(7)包装:根据需要加入其他营养成分后密封包装或直接密封包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所述的拟杆菌的培养基配方:葡萄糖1 g/L、蛋白胨10 g/L、牛肉膏3 g/L、NaCl 5 g/L、维生素B 10 ug/L、抗坏血酸1 g/L,并调节PH至7.0-7.5;瘤胃球菌的培养基配方:尿素 5g/L 、KH2PO4 1g/L 、K2HPO4 1g/L、FeSO4·7H2O 0.05g/L 、MnSO4·H2O 0.02g/L 、MgSO4·7H2O 0.5 g/L 、酵母浸出液 0.2 g/L 、稻草秆 20 g/L,并调节PH至6.0-7.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高奶牛产奶量的微生态制剂,其特征是:拟杆菌和瘤胃球菌量达1.0×108cfu/ml–2.5×108cfu/ml,并且比例在0.5-1.5之间组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师范大学,未经江苏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8564.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