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动投饲机的行走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72647.7 | 申请日: | 2015-04-14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192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24 |
发明(设计)人: | 史颖刚;王君宇;刘利;景新;樊树凯;赵娜;刘超;李世奇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1/02 | 分类号: | A01K61/02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712100 陕***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投饲机 行走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水产养殖机械领域,涉及室内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一种自动投饲机的行走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集约化养鱼技术,特别是高密度工厂化养殖等技术的不断发展与完善,要求投饲系统,能够一次完成一个车间,多达几十个鱼池,或其中任意鱼池的定时、定量精确投饲,自动检测,自动运行和自动记录。在这样的应用背景下,投饲机省时省力、投饲效率高、减少水质污染、节省成本,应用逐步扩大,但是,传统的池塘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用自动投饲系统,已不能满足工厂化水产养殖的使用要求。而工厂化水产养殖的自动投饲,投饲面积大,负载重,要求投饲机在移动中,定时、定量精确投饲,同时能够完成自动检测。这就对投饲机的行走装置,提出了很高的要求。行走装置决定了自动投饲系统的稳定性和效率,不仅要求能够负载大重量的饲料,而且要求能够配合控制系统,定时、定量精确投饲。也就是要求行走系统响应快、负载大,同时能够实现精确控制。
目前,我国水厂养殖用机械类型比较多,但工厂化水产养殖技术的相关研究不够深入,尤其是行走机构等基础设施的研究,特别薄弱。现有的移动投饲系统,基本采用移动小车车载传统投饲机进行投饲,只是减轻了饲料搬用中的劳动强度,投饲环节不能实现定时、定量、精确投饲,因此,研究开发适应我国需求的,操作相对简便,且经济性较高的,且能够和水厂养殖自动化、管理信息化配套使用的,投饲机行走装置和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与缺陷,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投饲机的行走装置,该行走装置操作简便,经济性高的,投饲面积大,负载重,能减轻投饲过程的劳动强度。
实现上述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自动投饲机的行走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Ⅰ、从动轮Ⅱ、从动轮Ⅲ、夹紧轮、主从轮固定板、夹紧轮固定板和方形钢轨道,所述的主动轮,中间与主从轮固定板连接,前端与方形钢轨道接触,后部与变速齿轮箱连接,变速齿轮箱的下方,与电机连接,电机通过螺栓与主从轮固定板连接;从动轮Ⅰ、从动轮Ⅱ、从动轮Ⅲ,中间与主从轮固定板连接,前端与方形钢轨道接触;夹紧轮,上部与方形钢轨道接触,两端与夹紧轮固定板连接;夹紧轮固定板,通过螺栓与主从轮固定板连接,方形钢轨道,通过轨道固定支架,固定在厂房天花板。
所述的主动轮,由主动轮连接轴、主动轮轴肩、主动轮滚轮组成,主动轮连接轴,中间与主动轮轴肩连接,前端与主动轮滚轮连接,后部通过键连接与变速齿轮箱的动力输出端连接,变速齿轮箱的动力输入端,通过键与电机连接。
所述的从动轮Ⅱ由从动轮连接轴、从动轮轴肩、从动轮滚轮组成,从动轮连接轴,中间与从动轮轴肩连接,前端与从动轮滚轮连接,后部通过螺栓,固定在主从轮固定板上;所述从动轮Ⅰ、从动轮Ⅲ,结构与从动轮Ⅱ类似;
所述夹紧轮,由夹紧轮轴、夹紧轮滚轮组成,夹紧轮轴,中间通过轴承与夹紧轮滚轮连接,两端通过螺纹与夹紧轮固定板连接。
所述主动轮,安装在该自动投饲机行走装置的上部左前方,从动轮Ⅰ安装在该装置上部的左后方,从动轮Ⅱ安装在该装置上部的右前方,从动轮Ⅲ,安装在该装置上部的右后方,夹紧轮,安装在该装置下部的正中间。
所述主从轮固定板、夹紧轮固定板,均为U型钢架结构。
轨道直段、轨道弯段组成,均为方形钢架结构,长度根据鱼池尺寸而定,整体构成封闭状方形钢轨道,便于连续投饲。
轨道固定支架,为方形钢架结构,下端与方形钢轨道焊缝连接,上部通过螺栓,和厂房天花板连接;根据轨道长度,轨道固定支架有多个。
本发明的自动投饲机的行走装置能够适应我国需求,操作简便,经济性高,且能够和水厂养殖自动化、管理信息化配套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自动投饲机行走装置的主视图;
图2为本发明的自动投饲机行走装置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自动投饲机行走装置的左视图。
下面结合附图对所述的一种自动投饲机的行走装置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未经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7264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鲜活软壳蟹储运的方法
- 下一篇:四鳃鲈成鱼活体运输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