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壳体结构及装配方式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54336.8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800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 发明(设计)人: | 周旺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律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25/16 | 分类号: | H02P25/16 |
| 代理公司: | 苏州瞪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438 | 代理人: | 张宇 |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苏州市常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动 汽车电机 控制器 总成 壳体 结构 装配 方式 | ||
一种电动汽车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壳体2内部结构以及内部的固定安装方式,主控模块由驱动PCB板5和电子控制PCB板7组成;壳体2内部有下阶水平金属板4、上阶水平金属板6,与控制器单元分隔板3一同采用铸铝方式与壳体2连铸为一体方式制成;下阶水平金属板4在半导体模块1a上方,用作驱动PCB板5的固定、散热和电磁屏蔽;上阶水平金属板6在电容器模块1b上方,用作电子控制PCB板7的固定、散热以及电磁屏蔽;为达成更好地电磁屏蔽效果,在下、上两阶水平金属板之间以及控制器主控模块和功率模块之间尽可能多的采用连铸金属板进行电磁屏蔽。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驱动电动汽车行驶的电机控制器总成密闭外壳的壳体内部结构,及控制器功率IGBT或MOSFET半导体驱动、电子控制(ECU)PCB板在电机控制器总成壳体内的固定安装和散热方式。
背景技术:
电机控制器作为电动汽车的核心关键部件,综合了微电子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电磁兼容技术、热力学、现代控制理论等等。通常电机控制器产品需要解决好几个方面的问题,如主控模块与功率模块间的电磁辐射影响控制器可靠性问题;电机控制器内部发热量大,散热不均匀影响控制器使用寿命问题;以及电机控制器需要解决好电动车辆对零部件集成度的要求等等问题。
在以往有众多专利文献公布电机控制器或电机控制器总成的布局结构方式,例如专利:201410467894.5申请的技术(以下称作专利文献1)。
图1是表示专利文献1中记载的电机控制器总成内部结构方式,该电机控制器总成由功率模块部分包括:平滑电压的电容器模块1b、功率转换的IGBT或MOSFET半导体模块1a、带有电流传感器的输出端子模块1c,用于半导体驱动及电子控制的主控模块部分组成的电机控制器单元和直流接触器、功率熔断器等器件组成的功率保护单元所构成。
在专利文献1中所述的电机控制器总成布局结构方式中,电机控制器总成密闭外壳分为控制器底板1、壳体2、上盖三个部分,壳体2侧壁上分布有电机控制器总成B+、B-极输入端子孔2a;电机控制器U、V、W极输出端子孔2b;电机控制器信号连接器端子孔2c等;壳体2下侧有与控制器底板1安装的固定孔2d,壳体上侧有与上盖安装的固定孔2e;壳体2内部有电机控制器单元与功率保护单元的分隔板3;带有控制信号连接器端子7b的用于半导体驱动和电子控制的PCB板5(7),安装时使连接器端子7b通过壳体2侧壁上的电机控制器信号连接器端子孔2c进行密封固定,再将半导体驱动和电子控制的PCB板5(7)与壳体2侧壁上的安装支架固定。
其中带有控制信号连接器端子的用于半导体驱动和电子控制的PCB板即主控模块5(7),位于功率模块上方,复杂的电磁场环境会影响电机控制器运行的可靠性;电机控制器外壳严格密闭,内部空间空气不流动,由于此主控模块驱动芯片和电子控制芯片产生热量较大,且产生的热量只能通过辐射方式将热量存在壳体内,这样也会影响主控模块芯片的使用寿命从而导致电机控制器使用寿命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以上专利文献1所述背景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解决专利文献1技术中主控模块即带有控制信号连接器端子的用于半导体驱动和电子控制的PCB板5(7)与功率模块间的电磁屏蔽所影响的控制器可靠性问题;主控模块即带有控制信号连接器端子的用于半导体驱动和电子控制的PCB板所用芯片无法散热所导致的降低控制器使用寿命问题,进而解决主控模块即用于半导体驱动和电子控制的PCB板在电机控制器内部的装配、固定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律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苏州律点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43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