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轮边马达驱动车辆的悬架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52851.2 | 申请日: | 2015-04-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42678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01 | 
| 发明(设计)人: | 刘昕晖;滕达;梁燚杰;王飞;付贝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B60G13/00 | 分类号: | B60G13/00;B60G17/08 | 
| 代理公司: | 长春菁华专利商标代理事务所22210 | 代理人: | 陶尊新 | 
| 地址: | 130012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马达 驱动 车辆 悬架 | ||
1.适用于轮边马达驱动车辆的新型悬架,包括支架总成(A)、上套筒总成(B)、下套筒总成(C)和气囊式蓄能器(15);其特征是;
所述支架总成(A)包括左固定板(6)、右固定板(7)、外套筒(5)、外套筒上盖(1)和外套筒下盖(14);所述上套筒总成(B)包括内上套筒上盖(3)、内上套筒(4)、第一轴承(2)和第二轴承(13);所述下套筒总成(C)包括内下套筒(9)、油缸(10)和连接法兰盘(11);
所述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7)分别通过第一螺栓(8)与连接在外套筒(5)的两侧,第一轴承(2)的上端与外套筒上盖(1)的内端盖固定,第一轴承(2)的下端内圈与内上套筒上盖(3)通过端盖固定,所述内上套筒上盖(3)与内上套筒(4)通过螺纹连接,内上套筒(4)与内下套筒(9)花键连接,所述内上套筒(4)套入外套筒(5)内,第一轴承(2)的下端外圈与外套筒(5)的内轴肩固定,外套筒上盖(1)与外套筒(5)通过螺纹连接;
所述油缸(10)的上端穿过内下套筒(9)与内上套筒上盖(3)的内螺纹孔连接,油缸(10)下端的法兰盘、内下套筒(9)下端的法兰盘和连接法兰盘通过第二螺栓(12)连接;第二轴承(13)的上端内圈与内上套筒(4)的轴间固定,第二轴承(13)的上端外圈与外套筒(5)内轴肩固定;第二轴承(13)的下端与外套筒下盖(14)内的端盖固定,外套筒下盖(14)与外套筒(5)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缸(10)与气囊式蓄能器(15)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用于轮边马达驱动车辆的新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型悬架为四个,分别通过每个支架总成(A)中的左固定板(6)和右固定板(7)通过螺栓连接在车架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适用于轮边马达驱动车辆的新型悬架,其特征在于,车辆转向连杆通过螺纹连接在内上套筒上盖(3)上,当转向连杆带动内上套筒上盖(3)转动时,内上套筒上盖(3)带动内上套筒(4)转动,内上套筒(4)与内下套筒(9)之间通过花键连接带动下套筒总成(C)转动,下套筒总成(C)通过螺栓连接,带动轮边驱动系统转动,实现车辆转向。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适用于轮边马达驱动车辆的新型悬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10)上的进出油管通过内上套筒上盖(3)上的孔伸出并连接到气囊式蓄能器(15)上;油缸(10)无杆腔的油路通过阻尼孔和单向阀与气囊式蓄能器(15)相连,当轮胎受到地面冲击时,油缸杆向上运动,无杆腔内压力增大,单向阀开启,液压油通过阻尼孔和单向阀流向气囊式蓄能器(15),气囊式蓄能器(15)中气体受压缩,压力增大,当车轮受到的冲击结束时,气囊式蓄能器(15)中压缩气体推动液压油再通过阻尼孔流回油缸无杆腔,单向阀关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5285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采用双转子电机的混合动力系统及其实现方法
- 下一篇:车胎气压平衡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