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摩擦联接元件的润滑构造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46378.7 | 申请日: | 2015-03-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0500363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10-28 | 
| 发明(设计)人: | 早川纯平;吉井孝次;高桥功;杉村晃 | 申请(专利权)人: | 加特可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F16H57/04 | 分类号: | F16H57/04;F16D25/063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刘晓迪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自动变速器 摩擦 联接 元件 润滑 构造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摩擦联接元件的润滑构造。
背景技术
在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中,在从驱动源输入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路径上设有具备多个摩擦板的摩擦联接元件(离合器)。
摩擦联接元件具有可在同轴上相对旋转地设置的内径侧的旋转体及外径侧的旋转体、与内径侧的旋转体的外周花键嵌合的内径侧的摩擦板、与外径侧的旋转体的内周花键嵌合的外径侧的摩擦板、利用油压在旋转轴方向上进行行程的活塞。
在该摩擦联接元件中,内径侧的摩擦板和外径侧的摩擦板在旋转轴方向上交替地配置,若通过活塞向旋转轴方向推压这些内径侧的摩擦板和外径侧的摩擦板,则内径侧的摩擦板和外径侧的摩擦板以不能相对旋转的方式联接,限制内径侧的旋转体和外径侧的旋转体的相对旋转。
在摩擦联接元件中,若内径侧的旋转体和外径侧的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被限制,则在隔着摩擦联接元件的上游侧和下游侧之间可以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若可以进行相对旋转,则不能进行旋转驱动力的传递。
因此,在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中,通过根据车辆的行驶状态变更该自动变速器具备的多个摩擦联接元件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非传递,从而切换旋转驱动力的传递路径,实现所希望的行驶性能及变速级。
在此,在对摩擦联接元件的旋转驱动力的传递、非传递进行切换时,摩擦联接元件的摩擦板的状态在联接状态和释放状态之间切换,故而内径侧的摩擦板和外径侧的摩擦板暂时性地成为滑动状态并发热。因此,在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中,将从自动变速器的内径侧供给的润滑油引导至摩擦板,利用所引导的润滑油对摩擦板进行冷却。
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的自动变速器中,内径侧的摩擦板与有底筒状的离合毂的外周花键嵌合,用于向该内径侧的摩擦板引导润滑油的供给口沿厚度方向贯通离合毂的筒状的壁部而形成。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8-19930号公报
近年来,为了提高车辆的燃耗率,研发有一种具备发动机和电动机双方作为驱动源的混合车辆用的自动变速器。
特别是,在1电动机2离合器方式的混合车辆中,准备仅基于电动机的行驶、使发动机和电动机协作而行驶、仅基于发动机的行驶的三种行驶模式,根据车辆的行驶条件,选择最佳的行驶模式,从而实现行驶性能的提高和燃耗率的提高。
在该混合车辆中,行驶模式从仅基于电动机的行驶切换为使发动机和电动机协作的行驶时,向自动变速器输入的转矩发生变动。因此,为了抑制转矩的变动带给驾驶员的不适感,通过使处于电动机与变速机构部之间的动力传递路径上的摩擦联接元件(离合器)主动地成为滑动状态,将转矩的变动直接向变速器后部输入而使其不会产生转矩的变动引起的冲击。
但是,如果使摩擦联接元件形成为滑动状态,构成摩擦联接元件的摩擦板就会发热,故而摩擦联接元件的耐力会降低。
在此,为了改善摩擦联接元件的耐力,如果增加摩擦板的数量,则在有底筒状的离合毂中,筒状的壁部的旋转轴方向的长度被限制,因此增加的摩擦板配置在堵塞筒状的壁部的一端的底壁部的径向外侧。
这样,在离合毂中,由于仅在筒状的壁部可形成供给口,故而与位于筒状壁部的外径侧的另一摩擦板相比,在位于底壁部的径向外侧的摩擦板,不能供给足够量的润滑油,故而摩擦板的冷却会产生不均。
发明内容
因此,要求与筒状壁部的外周花键嵌合的摩擦板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摩擦板的冷却不产生不均。
本发明的车辆用自动变速器的摩擦联接元件的润滑构造中,该车辆用自动变速器在同轴上可相对旋转地设置的内径侧旋转体及外径侧旋转体的旋转轴方向,交替地配置有与内径侧旋转体的外周花键嵌合的内径侧摩擦板、和与外径侧旋转体的内周花键嵌合的外径侧摩擦板,若通过利用油压动作的活塞向所述旋转轴方向推压所述内径侧摩擦板和所述外径侧摩擦板,则所述内径侧旋转体和所述外径侧旋转体的相对旋转根据所述内径侧摩擦板和所述外径侧摩擦板基于所述推压形成的联接状态而被限制,其中,所述内径侧摩擦板与所述内径侧旋转体的有底的筒状壁部的外周花键嵌合,并且所述内径侧摩擦板的至少一片位于所述筒状壁部的底部的径向外侧,在所述筒状壁部设置沿所述径向贯通该筒状壁部的油路,并且在绕所述旋转轴的周向隔开间隔而设置多个所述油路,所述油路由油孔和槽孔构成,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观察,所述油孔的一部分设置在与所述底部重合的位置,从所述旋转轴的径向观察,所述槽孔从自所述底部向所述旋转轴方向偏移的位置起,沿所述旋转轴方向向远离所述底部的方向延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加特可株式会社,未经加特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4637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减速机输入轴的润滑及密封结构
- 下一篇:一种液压耦合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