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溢油处理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6636.3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国;刘梅;孙静亚;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溢油 处理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海洋溢油处理设备,尤其涉及一种海洋溢油处理船。
背景技术
对海洋溢油进行处理的设备有很多,其中海洋溢油处理船即为其中的一种。在中国专利申请号为2010102205614、公开日为2010年11月17日、名称为“一种海上溢油高效处理船”的专利文献中公开了一种现有结构的海洋溢油处理船,该专利中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包括船体、水上推进机构和投放石墨的装置。将石墨经石墨投放机构投放到海洋中去吸附溢油。
该专利中的海洋溢油处理车存在以下不足:不能够方便地将海洋溢油移离海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自润滑功能的可以将海洋溢油抽离水面的海洋溢油处理船,解决了现有的海洋溢油处理船不能够方便地将海洋溢油抽离海面的问题。
以上技术问题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解决的:一种海洋溢油处理船,包括船体、吸头架、换向关节和吸油泵,所述船体设有水上推进机构,所述吸油泵的进口端连接有吸油嘴,所述吸油架通过所述换向关节连接于所述船体,所述吸头架滑动连接有拖板,所述吸油泵连接于所述拖板,所述拖板和吸头架之间设有驱动拖板在吸头架上平移的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吸头架的齿条和设置于拖板的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所述行走齿轮内设有若干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出油口、补气口、密封头、驱动密封头密封住出油口的第一弹簧、缸体和滑动密封连接于缸体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割为气腔和油腔,所述活塞设有朝向气腔开启的单向阀,所述活塞通过连杆同所述密封头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油口通过油道同所述油腔相连通,所述补气口通过气道同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所述密封头伸出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的距离大于所述行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齿顶隙。使用时通过换向关节来改变吸油嘴的方向,平移机构驱动拖板在吸头架上平移来改变吸油嘴插入油中的深度,抽油泵提供吸油嘴吸力而将海面上的油抽离海面。拖板的具体移动过程为,在油腔内装上润滑油,通过使行走齿轮在齿条上滚动来实现拖板的前后平移。齿轮转动的过程中,当转动到设有出油口的齿同齿条啮合在一起时,齿条的齿根驱动密封头缩进齿轮内,密封条内缩时使第一弹簧储能的同时还通过连杆驱动活塞朝向油腔移动而驱动油腔内润滑油经油道流向出油口而流到齿轮的齿上实现对齿轮的自动润滑;当密封头同顶针错开时,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密封头重新密封住出油口,密封头移动的过程驱动活塞朝向气腔移动,此时由于油腔中的油已经部分流出、故油腔内的压力小于气腔的压力,单向阀开启而使得空气补充到油腔中,使得下一次活塞挤压油腔时润滑油能够可靠地流出。
作为优选,所述行走齿轮有两个,所述齿条有两根,所述两个行走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于所述两根齿条,所述两个行走齿轮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为圆形管结构,所述轮轴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轮轴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轮轴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当左右两侧的行走齿轮收到的阻力不同而导致轮轴产生扭曲时,轮轴会相对于内杆产生转动,转动时外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产生摩擦吸能而消除扭矩力,从而起到提高轮轴的抗扭曲能力的作用。轮轴设计为管状结构,使得轮轴重量轻且抗扭曲能力好。
作为优选,所述内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杆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所述右杆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杆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所述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啮合在一起。当轮轴扭曲而带动内杆也产生扭曲时,在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的作用下会驱动右杆和左杆沿周向分开,分开时会导致吸能弹簧变形而吸能。进一步通过了抗扭曲能力。
作为优选,所述轮轴和内杆之间填充有摩擦剂。使用过程中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产生磨损而导致摩擦吸能效果下降时摩擦剂能够填充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而使得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仍旧保持良好的摩擦吸能效果,从而解决了摩擦力下降而不能够方便地调整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之间的抵接力而调整摩擦力的问题(现有的解决磨损而导致摩擦力下降的方法都为通过改变压力来实现的,现有的方法不能够适用于本发明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663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载人潜水器海面应急出舱装置
- 下一篇:船舶人孔防坠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