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海洋溢油处理船在审
申请号: | 201510136636.3 | 申请日: | 2015-03-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282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8-12 |
发明(设计)人: | 陈庆国;刘梅;孙静亚;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海洋学院 |
主分类号: | B63B35/32 | 分类号: | B63B35/32;E02B15/1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尉伟敏;郑阳政 |
地址: | 316000 浙江省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洋 溢油 处理 | ||
1.一种海洋溢油处理船,包括船体,所述船体设有水上推进机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吸头架、换向关节和吸油泵,所述吸油泵的进口端连接有吸油嘴,所述吸油架通过所述换向关节连接于所述船体,所述吸头架滑动连接有拖板,所述吸油泵连接于所述拖板,所述拖板和吸头架之间设有驱动拖板在吸头架上平移的平移机构,所述平移机构包括设置于吸头架的齿条和设置于拖板的行走齿轮,所述行走齿轮啮合于所述齿条,所述行走齿轮内设有若干润滑机构,所述润滑机构包括出油口、补气口、密封头、驱动密封头密封住出油口的第一弹簧、缸体和滑动密封连接于缸体的活塞,所述活塞将所述缸体分割为气腔和油腔,所述活塞设有朝向气腔开启的单向阀,所述活塞通过连杆同所述密封头连接在一起,所述出油口通过油道同所述油腔相连通,所述补气口通过气道同所述气腔相连通,所述出油口设置于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所述密封头伸出所述行走齿轮的齿顶的距离大于所述行走齿轮与齿条之间的齿顶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齿轮有两个,所述齿条有两根,所述两个行走齿轮一一对应地啮合于所述两根齿条,所述两个行走齿轮通过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轮轴为圆形管结构,所述轮轴内可转动地穿设有圆形内杆,所述内杆的外周面设有第一摩擦层,所述轮轴的内表面设有第二摩擦层,所述内杆和轮轴通过所述第一摩擦层和第二摩擦层抵接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杆包括左杆和右杆,所述左杆的左端通过左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左杆的右端面设有若干沿左杆周向分布的第一换向齿,所述右杆的右端通过右吸能弹簧同所述轮轴连接在一起,所述右杆的左端面设有若干沿右杆周向分布的第二换向齿,所述第一换向齿和第二换向齿啮合在一起。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和内杆之间填充有摩擦剂。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连接有安装座,所述换向关节包括旋转座、驱动旋转座转动的旋转油缸、一端通过底座铰轴铰接于所述安装座的底座、驱动底座相对于安装座摆动的底座摆动油缸、一端通过连接座铰轴同所述底座铰接在一起的连接座、驱动所述连接座相对于所述底座摆动的连接座摆动油缸、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所述连接座的另一端通过所述旋转座同所述吸头架连接在一起,所述连接座铰轴的轴线、所述底座铰轴的轴线和所述旋转座的轴线三者两两交叉,所述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安装座和底座四者构成四连杆机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摆动油缸的一端同所述安装座铰接在一起、另一端铰接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的铰接处。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船体还设有支撑所述吸头架的支撑座,所支撑座为管状结构,所述支撑座内设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将支撑座的内部隔离出若干沿支撑座的延伸方向分布的腔体,所述腔体内设有弹性隔膜,所述弹性隔膜将所述腔体分割为填充腔和空置腔,所述弹性隔膜为朝向所述填充腔拱起的碗形结构,所述填充腔内填充有流砂,所述填充腔中设有增阻板,所述增阻板将所述填充腔分割为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所述增阻板设有连通第一填充腔和第二填充腔的摩擦孔,所述空置腔设有贯通所述支撑座的气孔。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沿支撑座轴向分布的外形变引导槽,所述支撑座的内周面设有若干沿支撑座轴向分布的内形变引导槽,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都为沿支撑座的周向延伸的环形槽。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形变导引槽和内形变导引槽对齐。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海洋溢油处理船,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油嘴通过加长管连接于所述吸油泵的进口端,所述加长管的延伸方向同所述拖板的滑动方向相同;所述拖板位于拖板行程的一个端点时,所述吸油嘴伸出所述吸头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海洋学院,未经浙江海洋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6636.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深海载人潜水器海面应急出舱装置
- 下一篇:船舶人孔防坠落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