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34532.9 | 申请日: | 2015-03-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4352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11-06 |
| 发明(设计)人: | 秋本康雄;水口健夫 | 申请(专利权)人: | 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0K5/12 | 分类号: | B60K5/12;B60K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浩百睿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4 | 代理人: | 宋子良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动力总成 弹性支承 悬置结构 橡胶衬套 侧架 支承 减速器 弹性支承体 车辆横向 惯性主轴 抑制振动 电动机 车体 防滚 悬架 摇晃 行驶 重心 传递 驱动 移动 | ||
1.一种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用于安装行驶驱动用的动力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包括:
支承架;
第一弹性支承体,将所述支承架弹性支承于车体;
一对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动力总成的沿惯性主轴方向彼此间隔的位置上,该一对第二弹性支承体将所述动力总成弹性支承于所述支承架;以及
第三弹性支承体,将所述动力总成弹性支承于所述车体,并抑制所述动力总成在摇晃方向上移动,
所述第三弹性支承体连接在所述动力总成的重心位置的下方,
所述第三弹性支承体承受所述动力总成在摇晃方向上的力,由此由所述第一弹性支承体及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支承所述动力总成的重量,由所述第三弹性支承体支承所述动力总成的摇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弹性支承体的刚度大于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的刚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总成配置在比所述支承架靠下方的位置,
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支承架的上方弹性支承所述动力总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架在沿车辆横向彼此间隔的一对侧架之间沿车辆横向延伸,该支承架的两个端部分别借助所述第一弹性支承体支承于所述侧架,
所述动力总成配置在所述一对侧架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动力总成的车辆横向外侧弹性支承所述动力总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架在沿车辆横向彼此间隔的一对侧架之间沿车辆横向延伸,该支承架的两个端部分别借助所述第一弹性支承体支承于所述侧架,
所述动力总成配置在所述一对侧架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动力总成的车辆横向外侧弹性支承所述动力总成。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架具有沿车辆横向延伸且沿车辆纵向彼此间隔配置的两根横梁,
所述动力总成的重心在车辆纵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两根横梁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两根横梁的车辆纵向之间支承所述动力总成。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架具有沿车辆横向延伸且沿车辆纵向彼此间隔配置的两根横梁,
所述动力总成的重心在车辆纵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两根横梁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两根横梁的车辆纵向之间支承所述动力总成。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架具有沿车辆横向延伸且沿车辆纵向彼此间隔配置的两根横梁,
所述动力总成的重心在车辆纵向上的位置位于所述两根横梁之间,
所述第二弹性支承体在所述两根横梁的车辆纵向之间支承所述动力总成。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总成包括减速器以及行驶驱动用的电动机。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辆的动力总成悬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动力总成的辅机固定在所述支承架上,
所述辅机包括逆变器、蓄电池、快速充电器中的至少一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未经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4532.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治疗外阴溃疡的中药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啤酒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