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排乘员气囊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31324.3 | 申请日: | 2015-03-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605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08 |
| 发明(设计)人: | 晏小龙;张哲;刘孝文;张强;陶玮;李利青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R21/231 | 分类号: | B60R21/231;B60R21/233 |
| 代理公司: | 上海天翔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4 | 代理人: | 吕伴 |
| 地址: | 20120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前排 乘员 气囊 | ||
1.一种前排乘员气囊,该气囊具有放气孔和与气体发生器连接的充气孔,该气囊充气膨胀后形成一呈三棱柱状结构且其前侧面、上侧面、后侧面分别与前排乘员、前挡风玻璃、仪表台之间形成接触,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内具有一贯通所述气囊中至少两个侧面的内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排乘员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由气袋中间裁片、气袋左侧裁片、气袋右侧裁片以及内腔裁片构成,所述气袋中间裁片的前边缘与后边缘对缝缝合,所述气袋左、右侧裁片的周缘分别与气袋中间裁片的左、右边缘对缝缝合,所述内腔裁片缝合在所述气囊内以形成所述内腔。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排乘员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裁片大致呈矩形状,所述内腔裁片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对缝缝合后在其内部形成所述内腔,在所述气袋中间裁片朝向前排乘员以及朝向仪表台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一内腔通孔和第二内腔通孔,所述内腔裁片的左、右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一内腔通孔的周缘、第二内腔通孔的周缘对缝缝合,使得所述内腔贯通气囊的前侧面和后侧面。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排乘员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裁片大致呈矩形状,所述内腔裁片的左边缘与右边缘对缝缝合后在其内部形成所述内腔,在所述气袋中间裁片朝向前挡风玻璃以及朝向仪表台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三内腔通孔和第四内腔通孔,所述内腔裁片的上、下边缘分别与所述第三内腔通孔的周缘、第四内腔通孔的周缘对缝缝合,使得所述内腔贯通气囊的上、后侧面。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排乘员气囊,其特征在于,所述内腔裁片包括第一内腔裁片体以、第二内腔裁片体以及第三内腔裁片体,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内腔裁片体均大致呈矩形状;在所述气袋左、右侧裁片上对称开设有第五内腔通孔和第六内腔通孔,所述第一内腔裁片的左边缘与右边缘对缝缝合后在其内部形成所述内腔,且其上、下边缘分别与第五、第六内腔通孔的周缘对缝缝合;在所述气袋中间裁片朝向前挡风玻璃以及朝向仪表台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七内腔通孔和第八内腔通孔,在已缝合于气囊内的第一内腔裁片体朝向前挡风玻璃以及朝向仪表台的位置上分别开设有第九内腔通孔和第十内腔通孔;所述第二内腔裁片体的左边缘与右边缘对缝缝合后且其上、下边缘分别与第七、第九内腔通孔的周缘对缝缝合,所述第三内腔裁片体的上边缘与下边缘对缝缝合后且其左、右边缘分别与第八、第十内腔通孔的周缘对缝缝合,使得所述内径贯通气囊的上侧面、后侧面以及左、右侧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未经上海东方久乐汽车安全气囊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31324.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