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及其制备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510118750.3 | 申请日: | 2015-03-18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923777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9-23 |
| 发明(设计)人: | 胡建强;余贵萍;李敏;陈宇宇;邓修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南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B22F1/02 | 分类号: | B22F1/02;B82Y30/00;B82Y40/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粤高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102 | 代理人: | 何淑珍 |
| 地址: | 51064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耐盐性 金属 纳米 粒子 组装 及其 制备 方法 | ||
1.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取金属纳米粒子a与ssDNA,加入到包裹剂、缓冲溶液和盐的混合液a中,混合培养后分离纯化,得到产物a;
(2)取金属纳米粒子b与sscDNA,加入到包裹剂、缓冲溶液和盐的混合液b中,混合培养后分离纯化,得到产物b;
(3)将步骤(1)和(2)的产物a和产物b混合后,溶解于包裹剂、缓冲溶液和盐的混合溶液中,搅拌培养后离心洗涤,得到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a为Au、Ag或Cu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是1~100 nm;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a与ssDNA的摩尔比为1:40~40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包裹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SDS);所述包裹剂与加入了金属纳米粒子a与ssDNA的混合液a的质量比为0.01 %~1 %;所述的缓冲溶液为磷酸缓冲液(PBS),pH= 7.3,所述缓冲溶液在加入了金属纳米粒子a与ssDNA的混合液a中的浓度为10~100 mmol/L;所述的盐在加入了金属纳米粒子a与ssDNA的混合液a中的浓度在6~24 h内增大至最终50~500 mmol/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混合培养的时间为6~24 h;所述的分离纯化的方式为离心分离或者透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b和步骤(1)中的金属纳米粒子a相同或不同,所述金属纳米粒子b为Au、Ag或Cu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b的尺寸是1~100 nm;所述的金属纳米粒子b与sscDNA的摩尔比为1:0.2~2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包裹剂为SDS,所述包裹剂与加入了金属纳米粒子b与sscDNA的混合液b的质量比为0.01 %~1 %;所述的缓冲溶液为PBS,pH= 7.3,所述的缓冲溶液在加入了金属纳米粒子b与sscDNA的混合液b中的浓度为10~100 mmol/L;所述盐在加入了金属纳米粒子b与sscDNA的混合液b中的浓度为50~500 mmol/L。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所述的混合培养的时间为6~24 h;所述的分离纯化方式为离心分离或者透析。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产物a和产物b的摩尔比为1:10~400;所述的包裹剂为SDS;所述包裹剂与混合有产物a和产物b的混合溶液的质量比为0.01%~1 %;所述的缓冲溶液为PBS,pH= 7.3;所述缓冲溶液在混合有产物a和产物b的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10~100 mmol/L;所述的盐在混合有产物a和产物b的混合溶液中的浓度为50~500 mmol/L;所述的混合培养时间为6~24 h;所述的离心转速为5000~20,000 rpm;离心时间为5~30 min,离心1~3次。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制备方法制备得到高耐盐性金属纳米粒子组装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南理工大学,未经华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18750.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