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南方利用冬闲蚕房栽培蘑菇的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107214.3 | 申请日: | 2015-03-12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6324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潘家宽;梁晓妮;覃稳梅;雷军强;龙福全;黄顺忠;莫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象州县科学技术局 |
| 主分类号: | A01G1/04 | 分类号: | A01G1/04;C05G3/00 |
| 代理公司: | 广西南宁明智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45106 | 代理人: | 黎明天 |
| 地址: | 5458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南方 利用 冬闲 栽培 蘑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南方利用冬闲蚕房栽培蘑菇的方法。
背景技术
蘑菇,又称食用菌、食用蕈菌、食用真菌,是指具有食用价值的子实体的大型真菌的统称,其广泛分布于地球各处,在森林落叶地带最为丰富。传统的蘑菇栽培局限在开挖的场所内栽培,增加了栽培的工艺流程,限制了蘑菇的栽培范围。
在南方,3月中旬至11月上旬是养蚕的季节,11月上旬后,桑树落叶不能再养蚕,在11月中下旬秋蚕结束至3月中旬春蚕进棚前蚕房(室)、消毒设备等一般都处于闲置的状态,这就造成了蚕房资源的浪费。在秋季生产季节上,蘑菇的栽培时间正好与养蚕互相错开,如果利用冬天桑蚕收获后的闲置蚕房闲置够栽培蘑菇,就可以达到充分利用蚕房资源的目的,同时还可以提高蚕农的经济收入。一般可以从当年的10月底或11月初开始播种蘑菇,到第2年3月中旬采摘完春菇继续养殖桑蚕,充分利用蚕房面积,实现桑蚕—蘑菇—桑蚕轮作,全年不闲。
近几年国内专利数据库公开了一些有关蘑菇栽培方法的专利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1410110551.3,公开(公告)号【CN103875451A】,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冬闲田蘑菇栽培方法”。该方法是利用种水田收割后的冬闲田,经过整地、搭栅架、搭栅舍,建菇房,堆料,铺稻草,垫肥料层,加水喷洒,喷药,压贴下地,覆盖薄膜杀虫,第一次翻堆,加入液肥,二次翻堆加入麸粉、复合肥,钙粉,第三次翻堆喷石灰粉,第四次翻堆后进房,选菌种,播种适调气温、湿度,通风环境,出菇前后的粗细土,喷药杀虫害,喷多菌灵,增菌。该方法是利用冬闲田栽培的蘑菇,并没有公开说明可以采用此方法实现利用冬天闲置蚕房栽培蘑菇的技术。
例如:专利文献【申请号】CN200910113255.8,公开(公告)号【CN101496486】,该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蘑菇栽培方法”。该方法中的培养料是由棉子壳或木屑或作物秸秆72%,牛粪23%,尿素2%,重过磷酸钙1%,硫酸钙1%,碳酸钙1%制成,先将棉子壳或木屑或作物秸秆和牛粪预湿,然后与牛粪、尿素、重过磷酸钙、硫酸钙和碳酸钙混合均匀,装袋,袋子两头装发酵料,加温,将菌袋两头的无棉盖体换为出菇环,然后在开放条件下接种,发菌培养,室内、外栽培即可。该方法的室内、外栽培指的是待菌袋两头出菇后才放到开放的室内或室外进行培养,说明了在菌袋培养之前还是要放到特定的保护设施场所中培养,并未公开说明如何在冬天闲置蚕房中栽培蘑菇的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传统蘑菇局限在蘑菇培养设施场所内栽培的现状,提供一种根据南方气候和地理环境利用冬闲蚕房栽培蘑菇的方法,其培养料原料成本低,投资少,提高蚕房资源利用率,技术操作简单,蘑菇栽培生物学转化率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南方利用冬闲蚕房栽培蘑菇的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
A、蚕房的消毒处理:在秋蚕结束后,即可在11月中下旬秋蚕结束至3月中旬春蚕进棚前的时间栽培,必要时应避开高温季节栽培食用菌,这是因为在高温季节栽培食用菌容易受到杂菌的污染,在栽培之前,首先将蚕房打扫干净,用石灰水喷于蚕房进行消毒,避免细菌、霉菌等杂菌影响蘑菇菌丝的生长。
B、培养料的配方:按照质量比为:棉籽壳65-80%、蚕沙15-25%、石灰1-3%、石膏2-3%、尿素1-2%、磷酸二氢钾1-2%。
C、培养料的制备:按照步骤B中的蘑菇培养料原料质量比取出原料,并将培养料原料与水充分混合制备培养料,培养料的含水率为60-65%,PH值为6.5-8.5,并将均匀混合后的培养料堆置发酵18-24小时,每8个小时翻堆一次。
D、培养料灭菌:将步骤C得到的培养料放入灭菌器灭菌,常压灭菌110-120℃保持10-12小时,灭菌后取出让其自然冷却。
E、培养料接种:当步骤C中的培养料冷却至26℃时,将培养料与蘑菇菌种在无菌条件下接种,得到混合菌种料。
F、铺料作厢:在消毒好的蚕房内洒上一层生石灰,然后作厢,每厢宽1.5米,厢沟宽0.2米,在每个厢上先铺上一层2-4cm厚的用石灰水浸泡过的稻草,再在稻草上撒混合菌种料,混合菌种料的厚度为18-20cm,铺完混合菌种料后再在上面铺上一层2-4cm厚的用石灰水浸泡过的稻草,用石灰水浸泡稻草,主要是软化稻草,杀灭杂菌。
G、出菇期的管理:
首先,在发菌初期,蚕房处于黑暗的环境,蚕房内的温度控制在22-26℃,每天通风四次,每次10-12分钟,每隔7-10天检查一次,发现有杂菌者立即清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象州县科学技术局,未经象州县科学技术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10721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杂交柑橘种子实生苗的嫁接方法
- 下一篇:上压气式发酵隧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