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99670.8 | 申请日: | 2015-03-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17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20 |
| 发明(设计)人: | 黄学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学亮 |
| 主分类号: | A41D13/11 | 分类号: | A41D13/11 |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 地址: | 20160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尾气 防雾霾 口罩 | ||
1.一种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本体从外到内依次为外表层(1)、中间过滤层(6)、内里层(5),所述外表层为负载纳米二氧化钛的棉织物,所述中间过滤层(6)从外到内依次为聚丙烯纺粘无纺布(7)、静电驻极聚丙烯熔喷无纺布(8)、活性炭纤维层(9)、聚丙烯纺粘无纺布(10),其中活性炭纤维层负载有一氧化碳消除剂,所述内里层(5)为棉织物负载茶多酚。
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1),采用棉织物负载纳米二氧化钛,其中棉织物经过拒水处理,拒水剂为有机硅类或有机氟类;纳米二氧化钛为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以重量计,包括以下组分及配比:交联剂1份,分散原液4份,去离子水50份,其中交联剂为丙烯酸酯类,其中,以重量计,分散原液的组分及配比如下:1份纳米二氧化钛微粒,2份复配分散剂,97份去离子水,其中复配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月桂酸钠、三乙醇胺、吐温80、三聚磷酸钠、聚丙烯酸铵、六偏磷酸钠的2种等量复配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表层(1),采用棉织物负载纳米二氧化钛,负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计,将1份纳米二氧化钛微粒,2份复配分散剂,97份去离子水通过超声波清洗器分散10min后制成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原液,再将纳米二氧化钛分散原液与交联剂、去离子水以重量计4:1:50的比例通过搅拌均匀制成纳米二氧化钛分散液, 再用二浸二轧的方式处理经拒水整理过的棉织物,浴比为1:20,烘干即得所述外表层(1)面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过滤层(6)中的活性炭纤维层为活化活性炭纤维,所述一氧化碳消除剂为血红蛋白、氯化血红素、硅藻土、氯化亚铜、NaY分子筛、CuY分子筛、氯化钯、氧化锰中一种或一种以上混合物。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过滤层中的活性炭纤维层负载一氧化碳消除剂,负载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以重量计,在水浴40℃下,将2份一氧化碳消除剂、2份维生素C、2.5份碳酸钠、5份活性炭纤维、990.5份去离子水搅拌、吸附6小时后,过滤干燥,即得活性炭纤维层。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里层(5)为棉织物负载茶多酚,负载步骤为:
将茶多酚配成1~5wt%的茶多酚溶液,再加入棉织物,浴比1:50,并用磷酸氢二钠-柠檬酸缓冲液调节PH至4~6,在起始温度20~40℃下,以2℃/min升温至90℃,保持60min,烘干后即得内里层(5)面料。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里层的上部设置有塑胶垫片(4),佩戴时位于鼻梁处。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的两端穿有耳线,且耳线上装有一个塑料猪鼻扣(2),用以调节口罩耳线大小。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汽车尾气防雾霾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纺粘无纺布(7)、静电驻极聚丙烯熔喷无纺布(8)、活性炭纤维层(9)、聚丙烯纺粘无纺布(10)通过热粘合加固在一起,形成过滤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学亮;,未经黄学亮;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9670.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套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新型防雾霾口罩及制作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