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黄曲霉素检测功能的农产品智能分选机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92630.0 | 申请日: | 2015-03-0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46315B | 公开(公告)日: | 2019-02-05 |
发明(设计)人: | 韩仲志;耿琪超;刘杰;邓立苗;冯永莲;魏蕾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有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大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青岛青农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中科贝尔机器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C5/342 | 分类号: | B07C5/342;G01N21/6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109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黄曲霉 检测 功能 农产品 智能 分选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黄曲霉素检测功能的农产品智能分选机,该装置核心是黄曲霉素分选检测单元,分选检测单元中安装有紫外和可见光源、双波长滤波片组、双镜面反射系统及线阵CCD相机等。物料经履带式输送装置送入分选检测单元,线阵CCD相机采集物料可见光图像和通过滤波片拍摄的两幅紫外荧光图像,通过计算机检测算法实现黄曲霉素污染籽粒的在线检测。本发明中使用的双滤波片的波长通过高光谱成像方法确定,更换不同的滤波片可检测不同农产品,特别的,437和537nm可用来检测玉米,420和450nm可用于检测花生,400和420nm可用于检测辣椒。该装置可广泛用于农产品加工贸易领域,提高黄曲霉素在线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食品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具有黄曲霉素检测功能的农产品智能分选机。
背景技术
黄曲霉素是一种具有强烈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易在粮食作物上生长,其中玉米、农产品、辣椒及其制品的黄曲霉素含量最高且极易感染,各国在黄曲霉素含量上都进行了严格的限制。然而,由于在种植存储过程中导致的黄曲霉素污染,严重影响了我国农产品及其制品的正常出口,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
现有的农产品色选机采用普通光源照射,根据农产品表面光学特性的差异,将其中的霉变、破损及异色颗粒自动分拣出来。但对于部分黄曲霉素污染的农产品,很难通过表面光信号实现分选。
针对农产品黄曲霉素的检测及分选,中国发明专利CN 103234945 A公开了一种黄曲霉素检测及分选装置,采用滑槽装置将农产品籽粒输送至黄曲霉素检测装置,用紫外线光源照射农产品表面,受到紫外线激发的黄曲霉素产生黄绿色荧光,通过两侧的分光棱镜将物料的荧光分成R、G、B三路,并由TDI CCD图像传感器转换为电信号,合并成彩色图像。通过分析彩色图像的R、G、B值判断农产品黄曲霉素感染情况。然而RGB三色形成的一副彩色图像分析的精度较低,且滑槽式输送装置在输送过程中,物料输送不稳定,易产生跳动,造成图像采集不清晰以及原料的浪费。
美国发明专利US 20120061586A1公开了另一种黄曲霉素检测方法和装置,采用旋转的输送带将待测玉米粒送入检测室,利用中心波长为365nm的紫外线照射带有黄曲霉素的玉米,其产生的绿黄色荧光通过液晶可调谐滤波器和光谱成像相机,将波长在451nm到500nm波段的荧光进行光谱成像,对该波段的荧光峰值和荧光峰值位移进行分析,当黄曲霉素污染程度增高时,荧光峰值降低,波长变长。然而,液晶可调滤波器价格太高,导致该装置的成本昂贵,在广大的农户和小型作坊间难以得到推广运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一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识别率高、成本低且效率高的具有黄曲霉素检测功能的农产品智能分选机。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一种具有黄曲霉素检测功能的农产品智能分选机,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有分选检测单元和履带式输送机构,所述的分选检测室箱体中安装有紫外光源、特定波长的滤波片组和线阵相机,所述分选检测装置安装在履带式输送机构末端,履带式输送机构上端安装有进料机构,分选检测室通道出口处安装有喷气阀,该喷气阀下方安装有物料收集箱。
所述的分选检测单元是一个封闭的检测室箱体,该箱体中部开设有供被测物料通过的通道,该通道两侧分别安装两套检测装置,每套检测装置包括光源系统、滤波系统、镜面成像系统和成像处理系统。
所述的光源系统由一排中心波长为365nm的LED紫外灯和一排全波段高亮LED灯珠组成,作为一种可选方案,LED紫外灯珠美国陆阳LUYOR-3404台式紫外线灯所用灯珠,高亮LED灯珠可选择美国CREE大功率LED灯珠。
所述的滤波系统是由三段滤波片组成。第一节和第三节装有两个特定波长的滤波片,第二节安装有全透式滤波片,根据不同的检测物料所选择的两个波长不同,对于辣椒是400nm和420nm,对于玉米是437nm和537nm,对于花生是420nm和450n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有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大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青岛青农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中科贝尔机器人有限公司,未经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有田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青岛大谷农业信息有限公司;青岛青农智能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青岛中科贝尔机器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926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