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具有微孔结构的NiO‑AlGaN紫外发光管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6426.8 | 申请日: | 2015-02-17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81677B | 公开(公告)日: | 2017-10-27 |
| 发明(设计)人: | 董鑫;杜国同;殷景志;张源涛;张宝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吉林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1L33/06 | 分类号: | H01L33/06;H01L33/14;H01L33/30;H01L33/20;H01L33/00 |
| 代理公司: | 长春吉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22201 | 代理人: | 张景林,王恩远 |
| 地址: | 130012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微孔 结构 nio algan 紫外 发光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类具有微孔结构的NiO-AlGaN紫外发光管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第三代半导体材料氮化镓的突破和蓝、绿、白光发光二极管的问世,继半导体技术引发微电子革命之后,又在孕育一场新的产业革命———照明革命,其标志是半导体灯将逐步替代白炽灯和荧光灯。由于半导体照明(亦称固态照明)具有节能、长寿命、免维护、环保等优点,业内普遍认为,如同晶体管替代电子管一样,半导体灯替代传统的白炽灯和荧光灯,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和大势所趋。目前用于半导体照明的白光发光管(LED)主要是用GaN材料系的蓝光发光管涂覆黄光荧光粉构成,其发光效率不高。如果用紫外光发光管直接激发白光荧光粉发光效率会大大提高。此外,紫外光发光管在丝网印刷、聚合物固化、环境保护、曝光照明以及军事探测等领域都有重大应用价值。所以AlGaN紫外光发光管是近几年人们研究开发的热点。目前大多数的AlGaN LED是在Al2O3单晶衬底上外延生长多层AlGaN系材料薄膜制备的。但是由于Al2O3单晶和AlGaN晶格失配比和GaN晶格失配还大,所以外延生长的AlGaN系薄膜晶体质量不好,位错密度可能高达10E10~10E9/cm3,导致发光效率低。另一方面,AlGaN随着Al组分的提高,施主和受主的离化能逐渐增大,载流子浓度降低,特别是p型AlGaN解决不好,使空穴注入效率低,也导致发光效率低。
为了克服上述AlGaN材料系紫外发光管制备的这一困难,本发明提出一种新型具有微孔结构的NiO-AlGaN紫外发光管及其制备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解决上述AlGaN材料系紫外发光管的这一问题,在外延生长发光有源层之前制备一层具有微孔结构的AlGaN下限制层,对AlGaN薄膜内应力与位错高效吸收,以提高AlGaN系量子阱有源层晶体质量;同时利用具有高空穴浓度的p-NiO做空穴注入层,以提高空穴注入效率,提高紫外LED发光效率,从而提供一种新型具有微孔结构的NiO-AlGaN紫外发光管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所设计的一种新型具有微孔结构的NiO-AlGaN紫外发光管(见附图1和附图说明),其特征在于:由衬底1、衬底1上制备的AlN缓冲层2、AlN缓冲层2上制备的下限制层3、下限制层3上制备的相互分立的AlGaN材料系多量子阱发光层4和下电极7、多量子阱发光层4上制备的p型AlGaN上限制层5、p型上限制层5上面制备的p型空穴注入层6、空穴注入层6上面制备的上电极8构成,衬底1是Al2O3单晶片,下限制层3是两次生长得到的内部具有椭球形微孔结构的n-Alx1Ga1-x1N外延层(第一次生长时n-Alx1Ga1-x1N下限制层3的厚度为1~3微米,第二次生长时下限制层3的厚度为2~200纳米),p型空穴注入层6是p型NiO薄膜,p型AlGaN上限制层5的厚度为5~150nm,以使p型空穴注入层的空穴能有效的注入到多量子阱发光层4中,多量子阱发光层4由5~10对量子阱组成,阱层与垒层由Al组分不同的AlGaN材料制成,垒层材料为Alx2Ga1-x2N,阱层材料为Alx3Ga1-x3N;其中,0≤x3≤0.8,且x1≥x2>x3;阱层厚度为2~5nm,垒层厚度为10~20nm。
该种发光管为倒装(即外延层面向下装配焊接在支架或热沉上)结构,电子与空穴在多量子阱发光层4中复合发光并出射。衬底出光,出光方向如箭头9所示。
进一步地为了克服极化效应对发光效率的影响,使器件发光效率进一步提高,可以制备非极性或半极性面AlGaN材料系多量子阱发光层4的具有微孔结构的NiO-AlGaN紫外发光管。这种器件结构的特征在于:控制具有微孔结构n-Alx1Ga1-x1N下限制层3的微孔上面的生长厚度(即下限制层3二次生长时的厚度)要薄,厚度控制在2~100nm之间,使微孔上面的n-AlGaN外延层表面呈现更多的非极性面或半极性面,这样在下限制层3上外延生长的多量子阱发光层4就会有更多非极性或半极性生长,如图2所示的多量子阱发光层4。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吉林大学,未经吉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642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发光元件和显示装置
- 下一篇:一种石墨烯/氧化锌异质结发光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