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2‑胺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510083798.5 | 申请日: | 2015-02-16 |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253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5-24 |
| 发明(设计)人: | 赵晓明;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7D239/42 | 分类号: | C07D239/42;C07D409/14;C07D403/14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31225 | 代理人: | 王小荣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胺基 嘧啶 化合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有机化学技术领域,涉及一种2-胺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嘧啶类化合物是指分子结构中含有两个氮原子的六元杂环化合物,与哒嗪、吡嗪互为同分异构体。由于分子结构中存在共轭双键而具有特别的紫外光谱,易溶于水,其碱性比吡啶弱,很难发生亲电取代反应,只有在5-位可以发生溴化反应,不能发生硝化与磺化反应,但较易发生亲核取代,嘧啶的衍生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如磺胺嘧啶、巴比妥、维生素B1等。
嘧啶衍生物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杂环化合物,由于其具有重要的生物活性和疗效,因此,在生物有机和药物化学方面有重要的作用。胺基嘧啶片段是天然产物和生物活性分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如:DNA和RNA。(a)Erian,A.W.Chem.Rev.1993,93,1991.(b)Undheim,K.;Benneche,T.in Comprehensive Heterocyclic Chemistry II,Vol.6(Eds.:Katritzky,A.R.;Rees,C.W.;Scriven,E.F.V.;McKillop,A.),Pergamon,Oxford,1996,pp.93.(c)Joule,J.A.;Mills,K.in Heterocyclic Chemistry,4th ed.Blackwell,Cambridge,2000,pp.194.(d)Hill,M.D.;Movassaghi,M.Chem.-Eur.J.2008,14,6836.(e)Koroleva,E.V.;Gusak,K.N.;Ignatovich,Z.V.;Russian Chem.Rev.2010,79,655.(f)Lagoja,I.M.Chem.Biodiversity 2005,2,1.(g)Michael,J.P.Nat.Prod.Rep.2005,22,627.(h)Movassaghi,M.;Hill,M.D.J.Am.Chem.Soc.2006,148,14244.(i)Movassaghi,M.;Hill,M.D.Nat.Protoc.2007,2,2018.其中,2-胺基嘧啶衍生物更是很多药物分子的重要片段,如具有抗癌活性的药物Meridianins、具有抗菌作用的Diaveridine、具有降低胆固醇作用的Rosuvastatin以及具有治疗贫血作用的Peroyl-L-glutamic。
目前,合成2-胺基嘧啶衍生物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胍和1,3-二羰基衍生物、炔酮、α,β-不饱和酮发生环化反应得到。(a)Wendelin,W.;Schermanz,K.;Schweiger,K.;Fuchsgruber,A.Monatsh.Chem.1983,114,1371.(b)Erian,A.W.Chem.Rev.1993,93,1991.(c)Lagoja,I.M.Chem.Biodiversity,2005,2,1.(d)Bagley,M.C.;Hughes,D.D.;Taylor,P.H.Synlett,2003,259.(e)Karpov,A.S.;Müller,T.J.J.Org.Lett.,2003,5,3451.(f)Karpov,A.S.;Müller,T.J.J.Synthesis,2003,2815.(g)D’Souza,D.M.;Müller,T.J.J.Nat.Protoc.,2008,3,1660.(h)Santra,S.;Dhara,K.;Ranjan,P.;Bera,P.;Dash,J.;Mandal,S.K.Green Chem.,2011,13,3238.(i)Chauhan,S.M.S.;Junjappa,A.H.Tetrahedron 1979,32,1779.(j)Marzinzik,A.L.;Felder,E.R.J.Org.Chem.1998,63,724.(k)Zhu,S.;Shi,S.;Gerritz,S.W.;Sofia,M.J.J.Comb.Chem.2003,63,205.(l)Bannwarth,P.;Valleix,A.;Grée,D.;Grée,R.J.Org.Chem.2009,74,4646.然而,上述这些方法通常反应步骤多、效率低、反应条件苛刻等缺点,因此发展高效绿色的方法来合成2-胺基嘧啶衍生物是非常有意义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以廉价易得的1,3-丁二炔和盐酸胍为反应物,高效合成2-胺基嘧啶类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2-胺基嘧啶类化合物,该化合物的结构式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379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