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SOI横向恒流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80894.4 | 申请日: | 2015-02-1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38022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4-06 |
发明(设计)人: | 乔明;于亮亮;代刚;何逸涛;张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29/861 | 分类号: | H01L29/861;H01L29/06;H01L21/329 |
代理公司: | 电子科技大学专利中心51203 | 代理人: | 李明光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soi 横向 二极管 及其 制造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半导体功率器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SOI横向恒流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恒流源是一种常用的电子设备和装置,在电子线路中使用相当广泛。恒流源用于保护整个电路,即使出现电压不稳定或负载电阻变化很大的情况,都能确保供电电流的稳定。恒流二极管(CRD,Current Regulative Diode)是一种半导体恒流器件,即用二极管作为恒流源代替普通的由晶体管、稳压管和电阻等多个元件组成的恒流源,目前恒流二极管的输出电流在几毫安到几十毫安之间,可直接驱动负载,实现了电路结构简单、器件体积小、器件可靠性高等目的。另外恒流二极管的外围电路非常简单,使用方便,已广泛应用于自动控制、仪表仪器、保护电路等领域。但是,目前恒流二极管的击穿电压高位普遍为30~100V,因此存在击穿电压较低的问题,同时能提供的恒定电流也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恒流二极管夹断电压高、击穿电压低、恒流能力差的问题,提出了一种SOI横向恒流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本发明采用SOI(Silicon-On-Insulator,绝缘衬底上的硅)技术,即在衬底上设置埋氧层,可有效防止集成系统中衬底漏电流带来的不利影响;同时本发明采用双载流子导电,大大增加了器件的电流密度,使器件的线性区更陡峭,夹断电压在5V以内。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SOI横向恒流二极管,由多个结构相同的元胞叉指连接形成,所述元胞包括衬底2、埋氧层3、绝缘层上N型轻掺杂硅4、P型重掺杂区5、N型重掺杂区6、氧化介质层7、金属阴极8、金属阳极9、P型掺杂区10;所述埋氧层3位于衬底2之上,所述N型轻掺杂硅4位于埋氧层3之上,所述P型重掺杂区5、N型重掺杂区6、P型掺杂区10位于N型轻掺杂硅4之中,所述P型重掺杂区5位于N型重掺杂区6和P型掺杂区10之间,所述P型重掺杂区5和N型重掺杂区6与金属阴极8欧姆接触,所述P型掺杂区10与金属阳极9形成欧姆接触,所述P型重掺杂区5和N型重掺杂区6之间的N型轻掺杂硅4与金属阴极8之间通过氧化介质层7隔开。
进一步地,所述元胞中金属阴极8和金属阳极9可沿氧化介质层7上表面延伸形成场板,场板的长度可调节,以使器件达到更好的恒流能力和更高的耐压值。
进一步地,所述SOI横向恒流二极管由多个元胞叉指连接形成,其中,SOI横向恒流二极管中相邻的N型重掺杂区6和金属阴极8共用,相邻的P型掺杂区10和金属阳极9共用。
进一步地,所述SOI横向恒流二极管所采用的半导体材料为硅材料或碳化硅材料等。
进一步地,所述SOI横向恒流二极管中各掺杂类型可相应变为相反的掺杂,即P型掺杂变为N型掺杂的同时,N型掺杂变为P型掺杂。
进一步地,所述SOI横向恒流二极管P型重掺杂区5与埋氧层3之间形成导电沟道,沟道的宽度可以通过调整P型重掺杂区5的结深进行调节,以便得到不同大小的恒流值和不同的夹断电压;所述P型重掺杂区5的长度可以调节,以使器件的恒流能力和夹断电压得到优化;所述P型重掺杂区5与P型掺杂区10之间的距离可以调节,以便得到不同耐压值。
上述SOI横向恒流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SOI硅片作为衬底,进行P型重掺杂区5注入前预氧,进行窗口刻蚀;
步骤2:进行P型重掺杂区5注入,然后进行P型重掺杂区5推结,刻蚀多余的氧化层;
步骤3:进行N型重掺杂区6注入前预氧,进行窗口刻蚀;
步骤4:进行N型重掺杂区6注入,刻蚀多余的氧化层;
步骤5:进行P型掺杂区10注入前预氧,进行窗口刻蚀;
步骤6:进行P型掺杂区10注入,刻蚀多余的氧化层,所述P型重掺杂区5位于N型重掺杂区6和P型掺杂区10之间;
步骤7:淀积前预氧,淀积氧化物,致密;
步骤8:光刻欧姆孔;
步骤9:淀积金属层,刻蚀,形成金属阴极8和金属阳极9。
对于浅结P型重掺杂区5,上述SOI横向恒流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采用SOI硅片作为衬底,进行P型重掺杂区5和P型掺杂区10注入前预氧,进行窗口刻蚀;
步骤2:进行P型重掺杂区5和P型掺杂区10注入,刻蚀多余的氧化层;
步骤3:进行N型重掺杂区6注入前预氧,进行窗口刻蚀;
步骤4:进行N型重掺杂区6注入,刻蚀多余的氧化层,所述P型重掺杂区5位于N型重掺杂区6和P型掺杂区10之间;
步骤5:淀积前预氧,淀积氧化物,致密,同时激活杂质原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80894.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型恒流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 下一篇:射频LDMOS器件及工艺方法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