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提高铝酸锶荧光粉的发射强度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3606.2 | 申请日: | 2015-02-12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29759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1-04 |
发明(设计)人: | 余华;季振国;陈大钦;陈雷锋;钟家松;赵红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9K11/64 | 分类号: | C09K11/64 |
代理公司: |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33200 | 代理人: | 陈昱彤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提高 铝酸锶 荧光粉 发射 强度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稀土发光材料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氮化硼掺杂铝酸锶荧光粉以提高其发光强度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长余辉发光材料简称长余辉材料,尤其是稀土激活的碱土铝酸盐长余辉材料的余辉时间可达12h以上,具有白昼蓄光、夜间发光的长期循环蓄光、发光的特点,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长余辉发光粉正在被广泛地应用于无电源夜间标志、交通标识、仪表和钟表显示以及建筑装饰和陶瓷装饰等。该产品具有节能、醒目和美观的特点。目前实际应用的主要的荧光粉因其化学性质不稳定、抗光性差、不宜用于户外和直接暴露在阳光下;且其发光强度低、余辉时问短、有的还含有放射性添加物,使其应用受到大大限制。本发明提供的氮化物改性铝酸锶的制备方法,所加的改性剂降低铝酸锶基质的声子能量,减少无辐射跃迁,增加缺陷密度,使铝酸锶的发光强度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大大提升,余辉时间增长。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提高铝酸锶荧光粉的发射强度的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在本发明的提高铝酸锶荧光粉的发射强度的方法中,所述铝酸锶荧光粉的化学式为Sr1-xAl2O4: xEu2+,其中,0.01≤x≤0.1,具体的制备方法为:按所述铝酸锶荧光粉的化学计量比称取相应的原料,所述原料分别为碳酸锶、氧化铝和氧化铕,后加入改性剂,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先在退火炉中预处理,将预处理后的混合物冷却到室温后取出再次研磨,然后再在高温炉内于还原气氛下高温煅烧,后冷却到室温得到所述铝酸锶荧光粉。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改性剂为氮化硼或氮化铝,所述改性剂的质量与所述原料的总质量的比为0.05~2: 100。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预处理条件为200~300℃条件下保温2~3小时。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高温煅烧条件为1000~1200℃条件下烧结2~5小时。
进一步地,本发明所述的还原气体为氮氢气的混合气或CO气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以传统烧结法制备,制备简单,烧结温度低,原料简单。
(2)本发明以氮化物改性铝酸锶,氮化物降低铝酸锶基质的声子能量,减少无辐射跃迁,使铝酸锶的发光强度相对于未使用氮化物改性剂时得到大大提升。
(3)本发明以氮化物改性铝酸锶,N3+进入基质占据O2+离子格位,造成的结构缺陷导致新陷阱中心的出现,使缺陷密度增加,延长荧光粉余辉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制备的荧光粉体的激发光谱图;
图2是实施例2制备的荧光粉体的激发光谱图;
图3是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制备的荧光粉体的发射光谱比较图;
图4是实施例1至实施例5所制备的荧光粉体的X射线衍射(XRD)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对比例1):
按照Sr0.99Al2O4:0.01Eu2+荧光粉的化学计量比称取原料SrCO3、Al2O3和Eu2O3共计10g,研磨混匀得到混合物;将该混合物装入坩埚,先将原料在退火炉中200℃条件下保温3小时,冷却到室温后,取出样品再次研磨,装入坩埚。然后在高温炉内于5%H2+95%N2(体积比)氮氢混合气氛和1000℃条件下烧结2小时,后冷却到室温得到铝酸锶荧光粉。
从图1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荧光粉激发谱为一宽谱,覆盖了紫外、紫光和蓝光区,激发峰位于385 nm附近,说明本实施例的荧光粉可以被蓝光或者紫光芯片有效激发。当发射光谱的激发波长为385nm,从图3中可以看出,本实施例的荧光粉的发射为二价铕的宽带发射,发射峰位于518nm附近。
实施例2: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36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