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异物自动检查机的软袋药品夹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510072859.8 | 申请日: | 2015-02-11 |
公开(公告)号: | CN104670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6-03 |
发明(设计)人: | 杜笑鹏;周绍辉;马雄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B57/10 | 分类号: | B65B57/10 |
代理公司: | 无 | 代理人: | 无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异物 自动 检查 药品 夹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用于制药企业生产的软袋包装药品自动在线灯检检测机械设备上的夹瓶机构,主要是将软袋药品的异型形状将其夹住改变成圆柱形或者类似回转体状态,适合软袋药品灯检机使用。
背景技术
在药品的实际生产过程中,由于原料以及人工等因素,针剂、口服液和滴眼剂等制剂中可能存在可见异物。由于异物可经注射进入血管中,对人体产生非常大的危害,可引起静脉血管炎、血栓等危害严重的疾病;如果异物进入食道和肠胃可引起刮伤;如果异物进入眼睛,对眼睛也有一定的损伤。所以在我国的药品标准中,对可见异物是严加控制的。2005年7月1日国家开始执行新版的《中国药典》,对可见异物(沉明度)检查做了新的诠释和新的规定。
目前国内药厂“可见异物”检查普遍采用人工灯检。为了增加检测的可靠性,新版药典规定药厂选用的灯检工必需经过长期培训,灯检工远距离和近距离视力进行测验,视力均为4.9或4.9以上,灯检检测光源要求在1000~3500LX。在这样工作环境下灯检工视力会遭到巨大损伤。另外,灯检工由于眼睛疲劳、工作情绪等因素,灯检漏检率非常高。鉴于以上这些需求,国内许多制药机械厂家和一些高校进行异物自动检查机的研制,首先研制半自动异物检查机,接着研制自动异物检查机。
半自动异物检查机是通过一个放大镜加上一些简单机械设备,机械设备使得药液翻转晃动,灯检工通过放大镜观测药液中有无杂质,由于放大镜的作用使灯检漏检率降低,但是检测效率非常低。由于灯检工参与检测,检测结果仍受人为因素的影响,灯检漏检率也较高,鉴于此,应用半自动异物检查机的药厂非常少。
目前存在也存在适用全自动灯检的设备,例如我司之前申请的专利CN200810032132.7(专利1),小容量注射液或口服液异物自动检查机,但是其主要是针对安瓿、口服液和滴眼剂药品检测,针对的是有固定回转结构的包装药品,利用机械设备带动药瓶旋转,内部的药品随之旋转,设备停下后,瓶内的药品继续旋转一段时间,通过高速相机拍照对比瓶内液体的轨迹,判断是否有无异物。
但是此种方式,只能用于有固定回转包装的产品,对于软袋输液袋等无固定形状的、扁平柔软包装袋,无法实现回转。因此,目前软袋大输液注射制剂药品的检测目前没有什么先进的检测手段和方法,基本采用传统的人工灯检方式。
软袋药品灯检采用传统的人工灯检方式,目前还没有采用实时在线检测机器设备。采用人工灯检时,时间过长存在人眼疲劳以及各种不确定因素产生的误检。
由于软袋药品包装是采用塑料PVC制成袋装样式使国内外各种灯检机设备无法检测。
由于软袋包装容器的特殊性,采用自动设备检测也存在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首先是这种不能直立的扁平袋存在上料困难,因为其包装本身柔软,无固定形态,机械不方便施力夹持;而且在夹持过程中还容易导致软袋破损;另外,扁平软袋无法实现旋转成像,软袋内的液体无法实现旋转。
通过专利检索,还存在以下已知的现有技术方案:
专利2: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120250081.2,申请日:2011.07.15,公开(公告)日:2012.02.22,公开了一种输液袋瓶胚灯检装置,该装置采用在输胚带和输送带之间固定有透明连接板的技术方案,可以方便的将不合格的瓶胚检出,避免进入下一个环节,影响工作效率。
此技术方案给出的是一种最普通的人工灯检的方式,其效率比较差,存在误检、错检的可能性。
专利3: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20187714.9,申请日:2013.04.16,公开(公告)日:2013.10.16,公开了一种三层共挤粉-液输液袋可视灯检系统,由设置在无菌区的机架及输液袋传送系统,和设置在非无菌区的数据处理系统组成,其中:输液袋传送系统设置在机架下方传送输液袋,机架上设置有对应输液袋的高分辨率摄像头,输液袋传送系统上还设置有对应输液袋的输液袋位置记忆检测开关,且输液袋位置记忆检测开关通过数据线连接并传送数据至后工序的坏袋剔除数据处理系统;所述的数据处理系统包括计算机和控制按钮,其中计算机通过数据线连接高分辨率摄像头并接收和转换摄像数据,控制按钮通过数据线连接后工序的坏袋剔除数据处理系统。本发明避免了灯检操作对已进行液剂灭菌的半成品及无菌生产环境造成污染的风险,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
此方案虽然采用了电子检测系统,但其主要是防止半成品被污染的问题,检查异物还是采用的人工目测的方式;而且检测的过程中,半成品内的液体气泡可能会被看作异物,或者异物会被看作是气泡,导致错误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正中制药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51007285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